【連網】(通訊員 懷華 庚韶 建雙) “廣告,今有三組村民金增寶大量收購玉米秸稈,每斤0.05元,有出售的農戶與金增寶聯系”。10月8日一大早,東海縣山左口鄉黑埠村廣播里連續播放秸稈收儲廣告。金增寶飼養黃牛100多頭,每年收儲農作物秸稈數百噸。無獨有偶,該村村民桑小得、桑懷同分別購置一臺大型花生脫粒機,敞開為農戶服務,農戶秸稈沖抵加工費,互惠互利,不僅滿足了本村農戶需求,還為周邊北芹、新王莊等村農戶解決了花生摘果難,節省了大量農時。在山左口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已成為常態,昔日秸稈禁燒興師動眾的大場景已蕩然無存,鄉村干部的精力也悄然轉移到抓產調抓增收上來。
(秸稈還田)
焚燒秸稈屢禁不止,給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造成重大危害,每年夏秋季節,地方政府為秸稈禁燒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焚燒秸稈現象仍時有發生。如何有效地處置農作物秸稈、消化農作物秸稈?山左口鄉政府“疏”字當頭三管齊下,收效顯著。一是大面積推廣秸稈還田,實行還田補貼政策激勵農戶農作物秸稈還田肥田,農戶確實嘗到了秸稈還田的甜頭,據悉,該鄉有70%的農作物秸稈實現還田。二是該鄉欣源、益豐等秸稈綜合利用專業合作社攬下本地及周邊近30萬畝秸稈收儲加工銷售活計,其收儲能力居全省之首。三是就地加工消化增值。黑埠、中寨等村組織本村秸稈加工戶到田頭為農戶脫粒花生等,農戶用秸稈沖抵加工費,加工戶將粉碎后的秸稈以每斤0.25元賣給養殖大戶作為輔助飼料,農戶賺了干凈利索,加工戶借機多增加收入,雙方皆大歡喜。
(秸稈飼料加工)
近年,山左口鄉還在左莊村、石橋河村和南古寨村通過財政扶持、對口支援和村民自籌等共投資600萬元,建立起了三個儲氣500立方米的秸稈氣化站,并鋪設安裝管道2000多米,讓村民用農作物秸稈換回了干凈的燃氣。
(秸稈氣化站)
“過去農作物秸稈遍布鄉村田野成了遺棄物,焚燒現象屢見不鮮,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引發財產損失和人身安全。如今村里建設秸稈氣化站,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秸稈燃氣不僅可以做飯,冬天還可以供熱取暖,一舉多得,咱村還被評為市文明村。”左莊村黨支部書記趙云虎介紹說,該村每天早上燒一次火就可以供全村一天使用。目前,全鄉秸稈氣化站燃氣總容量達1000立方米,為1200戶居民提供清潔能源,全年消化秸稈3000噸,農民增收節支效果明顯。
(村民用秸稈沼氣燒飯)
稈綜合利用已發展成為一種新常態,鄉村干部的精力也從中解放出來,投入到產調和增收上來。至10月初,該鄉新王莊、黑埠等村新建高規格蔬菜溫室大棚80棟,蔬菜交易市場也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