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雅萱 楊全)今年上半年,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2015年度省級成果轉化項目“類多靶點抗腫瘤新藥安羅替尼的研發及產業化”正式通過了省科技廳中期檢查。近年來,正大天晴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已累計承擔了5個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是省內承擔該類項目最多的企業。
(醫藥研發)
科技支持項目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連云港市一直堅持的科技資金支持模式。政府科技經費投入作為科技資源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指針,在引導提升全社會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市科技局組織實施省級以上及市科技項目(不含獎補類資金等項目)累計1396項,獲省級以上科技撥款4.6億元,其中省級科技撥款3.9398億元;市級財政科技經費超過2億元。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科技專項資金引領,連云港市逐步建立起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市科技創新實力逐年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不斷增強。
(碳纖維生產)
2013年以來,連云港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由1.4%提高到1.82%;科技進步貢獻率由47.5%提高到54.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由1428億元增至2178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由75家增至226家;開發高新技術產品646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25件增至4.89件,保持蘇北領先。
通過一個個創新項目,連云港市打造了眾多具有良好市場競爭力的公共平臺,研發了一批占據行業尖端的關鍵技術。國家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連云港新醫藥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國家火炬連云港裝備制造特色產業基地紛紛落戶我市。每年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獲中國專利獎11項。培育創建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點1個,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達到6個,數量位居蘇北第一。全市累計承擔“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77項,居全國地級城市首位。重大新藥創制、T800高強高模碳纖維、6兆瓦風電機組及葉片、IGCC關鍵技術及裝備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彩色風力頁片出口)
與此同時,連云港市通過國家、省、市科技計劃資金的集成支持,逐漸培育出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恒瑞醫藥成為國家抗腫瘤藥物產業聯盟的盟主企業,恒瑞、康緣等4家企業獲批國家級創新企業。康緣藥業建立了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恒瑞醫藥建立了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明集團、中復連眾、正大天晴、豪森藥業等企業建立了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正大天晴等7家企業建立了海外研發機構。中復連眾建立了10兆瓦級葉片全尺寸檢測試驗中心,成為亞洲最大的風機葉片研發生產基地,日出東方的太陽能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第一。在科技計劃項目資金支持下,一些企業突破了制約發展瓶頸的核心技術,中復神鷹已建成國內首條從聚合、紡絲到碳化完整的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成為業內知名的高新技術企業。華海誠科、中鵬新材料、聯瑞新材料、金鴿網絡、三眾科技等一批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