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wǎng)】(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譽寧 通訊員 朱泓明) 日前,連云港市2017年“手拉手愛心圖書室”項目啟動儀式在新海實驗中學延安校區(qū)舉行,9所市直屬學校捐贈近3萬冊愛心圖書,12家單位被授予“2015-2017年度手拉手愛心圖書室項目特別貢獻單位”稱號。據(jù)悉,為了緩解連云港市部分鄉(xiāng)村中小學缺少圖書室或圖書資源匱乏的窘境,讓城市孩子閑置的圖書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從2015年開始,該市開展了“手拉手愛心圖書室”項目,截至目前,共捐出圖書10萬冊,讓24所鄉(xiāng)村小學的孩子們盡享書香,使得他們能夠與城市孩子一樣,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暢游。
▲啟動儀式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有意義的課外書,對于農(nóng)村孩子來說,或許就是一個世界。雖然現(xiàn)在的信息技術很發(fā)達,但是仍有很多農(nóng)村的孩子課外閱讀書籍匱乏。2015年,為響應全民閱讀的號召,連云港市慈善總會借鑒“公益眾籌”的模式,與市教育局、團市委、愛心企業(yè)等部門和單位聯(lián)合開展“手拉手愛心圖書室”捐建項目。在今年的“手拉手愛心圖書室”項目啟動儀式上,新海高級中學、連云港高級中學、海州高級中學、外國語學校、新海實驗中學、海州實驗中學、蒼梧小學、師專一附小和師專二附小9所市直屬中小學11個校區(qū)共捐贈圖書近3萬冊,涉及名人傳記、自然科學、詩歌散文、人生勵志、輔導書等多種類別。
“手拉手愛心圖書室”項目自實施以來,連云港市各市直中小學校廣泛動員、精心組織,全體同學積極響應、踴躍參與,“手拉手”關愛、“點對點”幫扶、“愛心點亮明燈”的氛圍日漸濃厚。據(jù)統(tǒng)計,從2015年至今,11所市直屬中小學共捐出10萬余冊愛心圖書。連云港市慈善總會投入善款9萬元,捐贈書架170余個,幫助灌云和東海偏遠農(nóng)村中小學建立了24個“手拉手愛心圖書室”。
▲捐贈的愛心圖書
東海縣黃川中心小學是此次“手拉手愛心圖書室”受贈方之一,在今年的啟動儀式上,該校共獲得圖書3800多本,目前這些書籍已經(jīng)送往該校隸屬的村小———黃川家和小學,正在登記入冊,很快就可供全校258名學生自由借閱。“之前,黃川家和小學學生們的課外讀物非常匱乏,每位學生課外讀物平均保有量還不到10本,這批讀書的到來,幫助我們解了燃眉之急。”黃川中心小學校長程繼潔說。黃川家和小學去年剛剛翻蓋了新的校舍,新建的閱覽室正好可以容納這部分書籍。等這批讀書登記入冊結束后,校閱覽室將利用每天中午和下午的課余時間,對每位學生開放。通過引導學生們積極閱讀課外讀書,提高學生們的知識量,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讓他們在書香校園中快樂成長。
“我們通過搭建城市富余閑置圖書資源向鄉(xiāng)村流動這一平臺,希望在孩子們心中播撒慈善公益和崇尚閱讀的種子,讓城市孩子體會到捐贈書籍、奉獻愛心帶來的快樂,讓農(nóng)村孩子們的課余文化生活豐富起來,讓他們在讀書中增長知識,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連云港市慈善總會執(zhí)行副會長劉娟說。
今后每年連云港市都將舉辦此類活動,或許將來還會考慮進行現(xiàn)場捐贈的形式,讓城市孩子和鄉(xiāng)村孩子結伴互助,一方面解決農(nóng)村學校無書讀的困境,另一方面,實現(xiàn)圖書城鄉(xiāng)的漂流,放大圖書的價值。通過這些形式讓學生們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學會感恩。同時希望更多的學校、愛心企業(yè)和愛心人士能踴躍參與到活動中來,大家一起手拉手,用圖書傳遞愛心,在更多的農(nóng)村中小學建立“愛心圖書室”,為農(nóng)村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色彩斑斕的課外閱讀世界奉獻一份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