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莊婷婷 王雅萱 王一平 張華
“如果有人遭受家庭暴力,可以撥打110或直接到派出所報案,拍照驗傷,固定證據。在面臨家暴危險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日前,在海州區浦南鎮江浦村的集市上,婦女普法小分隊正在為大家講解《反家庭暴力法》和《婚姻法》。
當地人都很熟悉這支普法小分隊。2016年5月,為了在依法治村、建設法治江浦中發揮好婦聯組織的作用,針對農村婦女權益維護的薄弱環節,村婦聯主席周文榮牽頭組建了一支婦女普法小分隊。這支姐妹花普法小分隊,由26名致富能手、文藝骨干、村干部和熱心群眾組成,平均年齡45歲。
▲調解小分隊在調解
周文榮今年53歲,是土生土長的江浦人,擔任村婦女干部已經15個年頭。“江浦村地處城郊接合部,大部分婦女既要務農,又要早出晚歸進城務工,如何才能找準婦女所需和婦聯所能的結合點,量身訂制一套具有江浦特色的維權方法呢?”周文榮將自己的想法向村委進行了匯報,立刻得到村委的大力支持,最終成立江浦村普法小分隊。在周文榮的帶領下,小分隊承擔了普法宣傳、矛盾調解、心理疏導等多項職責,逐漸探索出一套“一刻鐘法治進家庭”工作法。
周芳是村里的種植大戶,也是普法小分隊的骨干隊員。一天早上,她發現大棚里雇用的一位姐妹干活時沒精打采,一臉悶悶不樂的樣子。經過一番詢問得知,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位姐妹與婆婆發生了口角。周芳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活,拉起她們就往家走。一路上,批評、安慰、支招,輪番上陣,從孝老愛親說到相處技巧,從學法守法說到科學家教,從平安和諧說到家風建設。等到了家門口,小姐妹臉也紅了,氣也順了,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了,進門主動跟婆婆賠了不是,婆媳倆言歸于好。“通過加入這個團隊,我本人對法律法規的掌握實現了大幅度提升,每次解調了一家矛盾,我的心情也十分愉悅,很有成就感,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周芳說。
普法小分隊里人才濟濟,她們把法律知識編排成小品、三句半、快板,搬上舞臺,讓群眾在談笑間就讓法律知識入腦入心。“她們的普法方式既新穎又接地氣,讓法律條文變得一點都不枯燥,說的看的用的,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我們不知不覺就學到了法律知識,提高了維權意識,我們從心里感激她們。”江浦村村民范吉嶺說。
▲江浦村“娘家人”調解室
此外,江浦村還專門設立了“娘家人”調解室和心理減壓室,普法小分隊在這里普及法律知識、調解矛盾糾紛、進行心理疏導。在普法小分隊的努力下,村民們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法律意識,全村治安秩序良好,先后獲得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法治文化示范點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