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年來,我市采用“網絡+政府+運營服務商”三方協作的模式,為農業企業“抱團出海”開拓電商提供捷徑。
上午十點,金壇一家米業公司的攝影師正在為一組產品拍攝宣傳照片,這些照片將用在公司的網絡銷售平臺上。去年,借著“互聯網+”的東風,這家米業公司自己搭建了一個網絡銷售平臺,但運營的難度卻不小。
據市農委初步統計,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農業電商企業,但絕大多數都是一家一戶做網店,部分企業因為“互聯網+”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但也有很多企業陷入虧損。
近日,經市政府授權的淘寶特色中國常州館線上線下館正式開館。這個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采取“淘寶+政府+運營服務商”三方協作的模式進行,只要是常州本土注冊的電商企業和常州原產地的特色農產品,都可以免費入駐。目前,首批入駐常州館的產品有6大類,單品達1300個,賣家200家。
今年,市農委力爭實現全市30%以上農產品上網營銷,全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