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實地探訪正在內部裝修的南部新城醫療中心——
引入“醫療街”設計 讓患者看病更方便
南部新城醫療中心大樓外形像一個倒“C”字。目前,中心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施工。 本報記者 崔曉 徐琦攝
千呼萬喚,南部新城醫療中心即將揭開“蓋頭”。上周,記者實地探訪了工程現場,發現這一市級重點工程正式進入緊鑼密鼓的內部裝飾裝修階段,距離市中醫院進駐、開診越來越近了。
南部新城醫療中心主體建筑由兩幢17層的住院樓、一幢17層的科研行政樓以及一幢4層門診樓組成。住院樓A樓1—4層為急診、B樓1—4層是體檢中心;5層是設備層,6—17層均為病房,病床將達到1500張??蒲行姓窃谥虚g,A、B住院樓分列兩側,呈半圓扇形。站在大明路上望過去,醫療中心就像一個張開懷抱的巨人,擁抱每一個前來就診的患者。
南部新城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俞新介紹,這里是新城核心區域,與原大校場機場僅相隔一條響水河。站在12層病房樓內向東遠眺,機場跑道盡收眼底。今年,南部新城核心區基礎設施項目就將展開大規模建設,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全面繁榮的新城區,十分需要一座高水平的醫療中心與之匹配。
中建八局項目副總工程師鞠小東告訴記者,醫療中心項目2013年12月正式啟動,但由于大校場機場限高等原因,直到前年8月才開始進行地上建筑施工。僅用4個月零10天,實現了19萬平方米的建筑主體封頂。
目前,外立面幕墻工程正在加緊收尾,內部裝飾裝修、機電安裝等工程已緊鑼密鼓地開始。在A樓12層,部分區域地磚已鋪設完畢,病房走廊采用了PVC靜音地面材料,墻面則采用鋁鋼板裝飾。護士站雛形初具,部分病房的衛生間潔具已經安裝,病床等已經就位。預計6月份完成裝修,進入醫療專用設備安裝和調試。
正大門位于大明路上。進入大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面積非常大的院前廣場,中心位置是一個上千平方米的大型水池。扇形的主樓擁抱著圓形的水池,從空中看來,就像是“日月同輝”。在水池兩邊有4個通道,可直達地下停車場。停車場有多達2500個停車位,足以使看病停車不再難。
扇形主樓的“背后”是門診樓。它高4層,門前采用了“大懸挑”設計,挑高式的共享大廳十分寬敞,避免了醫院門診常見的人多、擁擠、壓抑。
很多患者就醫時有一個強烈的感受:不少醫院門診、急診、化驗、住院等診療區布局分散,要在不同樓棟之間穿梭,常常摸不清方向。南部新城醫療中心將在南京首次引入國際上流行的“醫療街”設計,讓各個診療區一目了然。
“醫療街”就像商業街一樣,長長的室內“大街”中,診療室、檢查室、檢驗室像商業店鋪一樣分布在大過道的兩邊,患者可以沿著主街走,按照指示牌找到自己要去的地點。這樣就不必再拿著檢查單、報告單樓上樓下來回跑,簡化流程、節省就醫時間。門診樓樓頂是屋頂花園,未來將栽種多種綠色植物,病人可從住院樓6樓直接進入,賞花、散步,舒緩心情,有利于病情康復。
市中醫院院長陳延年告訴記者,依托新醫院的優越地理位置及空間,該院急診科將打造成城東南地區的危急重癥救治中心。整體搬遷后,市中醫院的臨床科室將由現在的22個增至31個,“依據疾病譜的變化及病患需求,在7個國家級重點???、5個省級重點??苹A上,突出中醫藥特色,增設胸心外科、泌尿外科、甲乳外科等。”
本報記者 查金忠 顧小萍 本報通訊員 祝鯤鵬 王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