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李保成
“去年,我種了1畝甜瓜,葉子長得很茂盛,可瓜結得少,后來請鄉里農技師傅到田里去看看,開了‘方子’,很快就見效了,那一季我多收了1500元。”昨天,東海縣駝峰鄉楊大莊的“田間課堂”學員、建檔立卡貧困戶鈕開利對筆者說。
在駝峰鄉,筆者發現,該鄉掌握一技之長的走訪干部越來越多,并受到當地農民的歡迎。
該鄉分管領導陶西軍說,這是一個意外的收獲。“自從開展大走訪活動以來,全鄉干部把大走訪和精準扶貧有機地結合起來,都在考慮怎么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畢竟大家都有扶貧的任務。農村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復雜多樣,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種植水平普遍不高,造成收益低下。”為了提高貧困戶的種植水平,駝峰鄉以大走訪為契機,在楊大莊村甜瓜基地開辦了“田間課堂”,讓有一技之長的干部在田間現場講解農作物種植技術,提高貧困戶種植能力;讓一些不懂農業的干部也受教育,增強他們的知識儲備,提高幫扶能力。于是,“田間課堂”就變成了干部與農民的交流平臺。
聽說鄉里正在開展大走訪幫扶活動,麥南村葡萄種植大戶周惠興想利用這個機會,幫幫鄉親們。他先是把家鄉十多名村民帶到葡萄園內工作,指導他們學習種植技術,將來共同富裕。在他的帶動下,已有5人種植葡萄走上了富裕路。
近年來,周惠興攢足積蓄又在該鄉租了180畝地擴大種植面積。“為幫助我擴大葡萄生產,鄉政府免去了我3年的土地租金達30萬元,并提供20萬元無利息貸款,我建起了100多個大棚,先后引進了陽光玫瑰、夏黑、維多利亞等多個優質品種。這些品質優良的葡萄吸引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客商紛紛上門求購,并成立了東海縣首家家庭農場,每年創收已超過20萬元。”為此,周惠興主動擔任“田間課堂”的老師,把自己學到的全部傳授給種植戶。“我是個農民,又是人大代表,能帶領大伙兒一塊奔富路,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周惠興感慨地說。
據“田間課堂”的負責人介紹,“田間課堂”主要邀請市縣農技專家授課,后來變成由鄉農技干部和有經驗的農民不定期授課,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授課時間視農作物生長情況而定。這種形式新穎的課堂,受到干部和貧困戶歡迎,影響也越來越大,還讓其他致富農民也加入其中。農民有事找走訪干部,干部與農民商量著干,為當地農民普遍年增收近3000元。
“不少走訪干部碰到農民請教病蟲害問題,只能趕緊打電話請教有經驗的同事或鄉農技人員。”該鄉農技站站長劉登說,剛開始的時候許多機關干部對農業知識都不懂。自從“田間課堂”開辦以來,他們能認真地在課堂上學,如今和農民交流也不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