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萬民) “浦南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飲水當思源,為官要清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做官如做人,謀事先思民”……走進連云港海州區浦南鎮江浦村路口,墻壁上繪制的一幅幅色澤艷麗的宣傳漫畫讓人眼前一亮。
繪制墻體漫畫,讓墻壁“說話”,是浦南鎮運用鄉風文明助推美好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以農村住戶、村部墻體、主干道的住宅墻壁為載體,通過繪制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墻體文化”,引導農民樹新風、倡新風,將健康文化送進農村,美化環境的同時美化了心靈,成為群眾家門口的“活課堂”,贏得群眾贊譽。
“我們這里的文化墻強調地域文化特色,融合當地歷史傳說,展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圖文并茂,就是一些識字不多的老人也能看懂其中的道理。”浦南鎮黨委書記薛喜東介紹。“文化墻看似簡單,其實對改善村容村貌促進作用很大。過去老百姓喜歡在雪白的墻上亂涂亂畫,看起來特別不雅。現在有了文化墻,村頭巷尾宣傳標語不用掛了,村容村貌也變美了,村民們看著圖畫能受到啟發,教育作用潛移默化。”江浦村黨委書記李羅華說。
據了解,目前該鎮50%的行政村(社區)都依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結合當地自然風光、民風民俗、人文景觀以及廣大群眾的文化層次,挖掘當地真人真事,在村口、路口等醒目地方,用漫畫、詩歌、格言、警句、諺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文化墻展示出來。文化墻內涵豐富,有宣傳熱愛家鄉的,有普及法律知識的,有宣傳村規民約和鄰里和睦的,有倡導農民養成文明習慣的,有黨建和廉政方面的,有抵制、反對封建迷信的。獨具特色的墻體文化,既突出了文化氛圍和道德內涵,也將農村最美的東西、農民向往的生活,以優美的方式表現出來,深受人們喜愛。這些集公益性、觀賞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社會宣傳載體,與周邊環境相映成輝,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位過往群眾,為農村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近日,圍繞鄉村文明行動,浦南鎮在郎墩、浦汪、新建和康寧4個自然村(社區)創作了“文明家園”文化墻,為鄉村文明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