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楊迅 徐云蕾)筆者24日從連云港市城鄉建設部門獲悉,連云港市推行的建設施工圖數字化聯審云服務平臺(e審通系統)已順利通過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測試,并于10月15日正式取得國家版權局原始著作權登記。這是全省繼泰州后第二個設區市審批服務平臺取得國字號版權著作登記的城市。
建設施工圖數字化聯審云服務平臺(e審通系統),是連云港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改善服務硬件環境,提高行政綜合效能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連云港市在建設領域推出的一項自主創新成果。
“e審通系統”是基于互聯網云服務功能,把規劃、建設、消防等項目審查融合進一個系統,做到項目登記、上傳圖紙、專家審查、設計修改、合格圖紙電子簽章、圖紙下載等全部流程實現在網上操作,對建設單位和設計施工企業來說,無須見面就能在網上直接辦結全部審圖業務,真正做到“不見面審批”。另外,該系統具備支持對工程項目容缺接審,對規劃、建設、消防審查項目做到統一分配,并與省、市監管系統形成聯網查詢。該系統同時還具有審查時限報警功能,對于推動連云港市在全省率先實行的施工圖審查“357審查時限制”更加“落地有聲”、執行到位,其辦事效率直接提高了50%以上,從而節省了大量的社會成本,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該系統自2017年6月中旬試運行,目前申請使用該數字化施工圖報審的設計單位分別來自省內及廣州、上海、浙江等地共90多家設計企業。連云港市每年的施工圖審查量在1200萬至1500萬平方米之間,如果全部采用數字化聯審,每年將為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節省圖紙打印費、交通差旅費約1000萬元以上。自平臺運行以來,目前已累計審查建議項目609批次,合計1400多個單體工程,總建筑面積1150萬平方米,節約工作時間在4000個工作日以上。
此次通過中國軟件評測中心的測試結果也表明,該平臺信息易理解、易瀏覽,為便于用戶操作,該系統專門設置了安裝和卸載功能,同時還提供了建設單位版、設計單位版、審查機構版、審查專家版等功能,所有功能均可穩定運行。目前連云港市市區工程已全部實行數字化聯審,各縣區工程項目約60%通過“e審通系統”進行聯審。根據連云港市數字化聯審推行計劃,明年1月1日起,各縣區將不再接收紙質施工圖,屆時,連云港市縣區所有施工圖的數字化聯審工作將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