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江榮 王媚 實習生 張瑞雪)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胸痛、卒中、創傷救治協作單位在贛榆區班莊中心衛生院掛牌。這是該院首次在鄉鎮醫院設立救治分中心,意味著可實現從院前急救、基層轉診到院內多學科聯合診治流程的暢通,為基層急性胸痛性疾病、急性腦卒中、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打造生命救治網絡。同時,這也是市一院實施健康扶貧的一大創新舉措。
打好健康脫貧攻堅戰是醫療衛生行業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及重度創傷等已成為威脅群眾生命安全的主要重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傷)情危重、病死率和致殘率高等特點。基層醫院由于院前急救不規范、院前轉運時間長、院前救治和醫院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等問題,有效救治率普遍偏低。特別是對農村患者來說,如果不能把握最佳救治時間,往往會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也是我市扶貧工作重點難點。
“我來掛職后,發現這里采石場比較多,大貨車來來往往,不可避免會發生交通事故,往往會出現重度創傷患者。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一個家庭就會被拖垮。村里有好幾家貧困戶都是因病致貧的。我就想,要發揮自身醫療系統的優勢,如果能為患者開通一院的創傷中心綠色通道就好了。”從市一院來到班莊鎮前閆村掛職第一書記的劉樂告訴筆者。
經過協調,市第一人民醫院胸痛、卒中、創傷救治協作單位在贛榆區班莊中心衛生院成立,以專業救治中心為龍頭,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為農村危重病患者打通生命綠色通道。以120急救系統為紐帶,一旦出現相關患者,迅速響應并啟動急救流程,直接轉送診到市一院,從高速走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市一院高新院區,最大限度降低急性胸痛、急性腦卒中、嚴重創傷患者的死亡率、致殘率。
“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例,一旦發病,如果錯過了黃金救治時間,每一秒鐘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心血管細胞壞死,存在很大的死亡風險。我們在班莊鎮設立胸痛救治分中心,就是為了提升救治率,最大限度地縮短患者治療時間,為基層患者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市一院市腦科醫院副院長、市一院卒中中心副主任何明利說。
除了患者可以走綠色通道直接去市一院就診,市一院相關科室醫生還將為當地基層醫院醫生免費指導和培訓,基層醫院醫生也可以到市一院進修,提升自身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