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浦軒)眼下已是初冬時節,照常理忙碌了一年的農民應該在家“貓冬”了。可是在連云港海州區浦南鎮,卻看不到一個閑人的身影。該鎮青壯年勞動力到附近的企業打工掙錢,就連年齡大些的婦女們也紛紛尋找致富增收的門路,婦女們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各顯其能,從事畜禽養殖、稻草編織、漁網加工等,唱響了增收致富曲。
草簾編織忙
在半灘、尹巷等村的路口,一臺臺草苫、草繩加工機飛快地運轉著,機旁的婦女忙著添加稻草、整理產品,來自山東、天津等地的客戶搶著收貨、驗貨、裝貨,一派繁忙的景象。該鎮水稻種植面積達6.5萬余畝,稻草資源豐富,發展稻草加工業條件得天獨厚。農活結束后,1000多名婦女們加入了稻草編織的大軍中,隨著機器的運轉,昔日被燒掉的稻草變成了增收的“金條條”。
漁網加工忙
江浦村的團結、龍江組是上世紀60年代石梁河庫區的移民,織網打魚是他們拿手好戲。早在30年前,這個組的彭守華、王守中等村民,就利用農閑時節,在家中手工加工漁網出售,一年下來,收入有兩三萬元。村民親眼所見,織漁網可以鼓起腰包,何樂而不為?每年秋收過后,村民便紛紛行動起來,兩個組200多名婦女搞起了漁網編織。
養殖增收忙
“鎮婦聯等部門開展了巾幗科技致富競賽活動,組織婦女學習科技養殖知識。在家里養些豬、雞、鴨,掙個萬兒八千的,還不耽誤做家務”,農家婦女朱慧慧笑著說。
技術培訓忙
浦南鎮圍繞發展大局,找準服務載體,組織婦女開展勞動技能、創業本領和綜合素質培訓,通過培訓,讓農村婦女把學到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帶動更多姐妹成為農業農村發展的實踐者、推動者和受益者。由于突出勞動力就業、技術人才、致富技能培訓,使5000名婦女掌握一技之長。
打工賺錢忙
這個季節,許多農作物都已“歸家”,在食有所源的保障下,婦女們利用這一休閑空檔,紛紛外出務工賺錢增加收入。而一些既出不了遠門又要在家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農村婦女,則選擇到企業、農業園區蔬菜大棚就近打工。目前在企業上班的女工達3000人,在農業園區打工的女工達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