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孫婧)日前,筆者從團市委獲悉,我市出臺《青年人才助力“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八大計劃和工程,凝聚培養一批青年人才,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連云港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團干部能力提升計劃。聚焦共青團干部隊伍建設,構建“3+1”基層團干部入職培訓課程體系,聯合組織部門搭建共青團干部展示能力風采的舞臺。市級層面每年舉辦2次以上共青團干部能力提升培訓,每個縣區每年舉辦至少1次基層團干部交流培訓,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團干部輪訓全覆蓋,覆蓋1000人次以上。
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聚焦培養信念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深入推進“青年學習社”建設,增強青年對連云港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用3年時間組織凝聚和培養服務50名青年思政教育骨干和300名青年學生骨干,引導青年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青年創新創業“三百”工程。聚焦新生代企業家、返鄉創業青年、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三類重點群體,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庫、項目庫。用3年時間培育20家上市后備企業,100名市級以上創業明星,200個市級以上優秀青年創業項目,帶動10000名青年就業,為連云港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強勁動力。
青年高技能人才“匠人匠心”計劃。聚焦我市重點產業布局、“一帶一路”文化經貿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領域,用3年時間培育和打造一支由10名“領軍型”、100名“卓越型”和1000名“新銳型”青年高技能人才組成的“十百千”青年技能英才隊伍。
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引留”工程。聚焦駐連高校畢業生、連云港籍在外學子、返鄉創業就業青年、來連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等重點群體,做好全市人才政策文件的匯總、梳理與解析。每年提供就業見習崗位不少于500個,助力港城引才留才工作不斷突破,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青年社會組織和新興青年群體“青社計劃”。瞄準青年社會組織和社工人才培育,加大青年社會組織及項目的培育孵化力度,用3年時間打造5個示范性集聚空間,培育100人以上青年社會組織骨干、1000人以上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評選50個以上優秀青年社會公益項目。
青年網絡人才培育“正青春·正能量”工程。加強“網上共青團”建設,聚焦新媒體聯盟成員、正能量網紅、網絡文明隊伍三類青年人才群體,用3年時間打造一支50名左右的網絡技能型人才隊伍,一支500人左右由網絡文明志愿者和青年好網民組成的網絡文明隊伍,用青春正能量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助推高質量發展。
青年志愿者“文明育成”計劃。用3年時間,重點培育100名青年骨干志愿者,挖掘推廣100個重點公益志愿服務項目,實現100家社區志愿服務全覆蓋,每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100場,服務社區居民不少于10000人,帶領青年參與文明港城、健康港城、美麗港城的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