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武 娜 通訊員 董毛毛) 一把掃帚,一輛三輪車,幾個塑料袋,每天早晨7點左右,連云港海州區朐陽街道香江花園小區里,七旬老人張成蘭就會準時出現,將樓棟的各個角落打掃干凈,并且將綠化帶中的雜草清理干凈,用三輪車將垃圾運走。就這樣,她一干就是12年,沒有收過居民一分錢。她說,這里也是她的家,把“家”打掃干凈是應該的。
七旬大媽做起義務清潔員
香江花園小區所住居民較多,物業保潔員經常打掃完就走了,可是有個別新出現的垃圾無人撿拾,今年74歲的張成蘭老人路過后,便將地上的垃圾拾起來扔進垃圾箱,后來,這項工作便成了張成蘭每天必做之事,她也從“臨時客串”的清潔工變成了小區的義務清潔工和環境監督員。
最近,綠化帶中的落葉較多,張成蘭老人戴著手套,手里拿著掃帚、鐵鍬等工具埋頭認真清理著落葉和垃圾。她將包裝紙、枯樹枝、塑料袋、碎酒瓶等垃圾一一清理出來,然后放在三輪車上,送到了垃圾箱里。據了解,12年來,她穿梭于各樓棟間,無償打掃衛生,清理綠化帶里的垃圾,日復一日地守護著小區的清潔。有時候看到有居民亂扔垃圾她還會上前制止,居民開始不理解,有的居民還埋怨她,她就會耐心的和居民講道理,后來,住在這里的居民都被她感動了,大家紛紛自覺維護小區環境。
12年用壞百余個掃帚
“垃圾多的時候,每天掃兩次,垃圾少的時候,就一天一次。每次打掃需要大約1個小時。其實我做的只是一件小事,跟鍛煉身體一樣。”張成蘭告訴記者,12年來,她用壞的掃帚100多個,用掉的垃圾袋至少千余個,但她從未和居民要過一分錢。
記者聯系到張成蘭時,她剛剛結束上午的義務勞動。“大家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了,我的活兒也越來越輕松。現在創建文明城市,小區的衛生狀況好了很多。”她高興地說。說起義務打掃小區衛生的初衷,她說,環境衛生要靠大家保持,而且年輕人白天都出去上班了,要是回家了,看到樓道不干凈,心情也會不好,退休后,她有很多時間,所以她就把時間用在了維護環境衛生上,每天把樓道打掃的干干凈凈,住戶也會有一個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