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科)昨日,筆者從連云港市科技局獲悉,連云港市正式印發《連云港市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預計到2020年,全市技術轉移機構達20家,技術市場合同年成交額達50億元。到2025年,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連云港分中心建成為省技術轉移體系的骨干節點,全市技術合同年成交額達80億元。
(資料圖)
建立市場,給企業提供家門口的“技術”超市。多層次技術市場是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的核心內涵,連云港市將重點建設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連云港分中心、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STS)區域中心、中高(連云港)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平臺,推動各類技術轉移資源平臺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大力支持市場化主體建設,形成技術轉移全流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2018年連云港新材料技術轉移大會現場)
連云港市將推進知識產權分割確權和共同申請制度試點。根據《方案》,連云港市將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落實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與發明人對知識產權分割確權和共同申請制度試點。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鼓勵企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分配機制,充分利用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票期權、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方式激勵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對企業引進省內外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的給予獎補。
連云港市將為科技找“經紀人”。連云港市將支持科技鎮長團成員依法從事技術轉移工作,享受技術經紀人政策(公務員除外)。鼓勵各類技術人員兼職從事技術轉移活動,鼓勵社會專業組織依法開展技術經理人專業職稱評定,培養技術經紀專業人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技術轉移相關學科或專業、設置從事技術轉移的專職崗位,鼓勵科研人員到園區、企業、農村等基層一線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方案》指出,高校、科研院所由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信息(涉及國家安全的除外),項目驗收前應通過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線上服務平臺向社會發布、掛牌轉讓。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線上服務平臺發布各類可轉化的科技成果。
農家人可以上網買“技術”。連云港市將推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等關鍵共性技術轉移擴散,加強生態環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等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為主、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補充的“一主多元”農技推廣體系作用,支持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農資裝備等農業全產業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此外,連云港市還將拓展國內外技術轉移空間。積極組織相關單位參與中國江蘇產學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談會、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等活動,辦好連云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中國挑戰賽(連云港)等品牌活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到連云港市轉移轉化。鼓勵市內企業開展以整合高端要素資源為重點的海外并購和跨境技術轉移。做實做強“一帶一路”創新合作與技術轉移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