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趙芳 通訊員 宋芹)“以前到五月底才能采摘的櫻桃,沒想到現在就可以嘗鮮了,價格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日前,在連云港贛榆區厲莊鎮利翔生態園內,來自城區的李女士一家正在采摘大櫻桃。據生態園負責人楊富博介紹,別人家的櫻桃花凋謝沒多久,他家現代農業觀光大棚里的櫻桃就已經可以采摘。
(村民在展示豐收的櫻桃)
近年來,厲莊鎮發揮丘陵山區特點,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大櫻桃種植,并將農業資源與鄉村旅游相融合,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有力帶動了種植戶致富增收。厲莊鎮現有櫻桃2萬多畝,年產大櫻桃6000噸,實現產值2.4億元,項目區人均擁有果園1.28畝,鎮內人均可增收2845元。隨著大櫻桃產業優勢不斷彰顯,小鎮核心區謝湖村先后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大櫻桃之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江蘇最具魅力休閑鄉村等殊榮。“謝湖”牌大櫻桃更是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游客慕名紛至沓來采摘櫻桃)
厲莊鎮大櫻桃產業的蓬勃發展是贛榆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贛榆區緊扣“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形成一鎮一品、一村一品的良好局面,一個個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美麗鄉村、魅力鄉村遍布贛榆大地,鄉村振興戰略在贛榆既開花又結果。
贛榆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因地制宜,形成了“山區種林果,沿海養魚蝦,平原種稻麥”格局,明確了“全面標準化,做強二三四”指導規劃,即在西部北部山區鎮發展20萬畝特色水果園區,在東部沿海鎮發展30萬畝紫菜水產養殖業,在中部平原鄉鎮實施“三年百村”土地規模化流轉行動,大力實施40萬畝優質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全面提高贛榆現代農業競爭力。
(梭子蟹大豐收,漁民在分揀梭子蟹)
網絡時代為贛榆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全區電商交易額突破70億元,在“快手”直播平臺,海頭鎮以165億次的視頻播放量成為2018年全國鄉鎮第一。以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以服務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攻方向,贛榆區積極發展農村電商產業,成立電商協會、打造電商平臺,梭子蟹、紫菜、大櫻桃、獼猴桃等當地特產成功推向全國、銷往世界,海頭鮮、柘里香、果香黑林、甜美厲莊、墩尚泥鰍等一批彰顯地方資源文化特色、口碑信譽良好的電商農產品品牌逐漸形成。
贛榆還專門出臺具體《實施意見》,推進十項重點工程高效落實,形成了處處美景處處春的喜人態勢:墩尚、塔山等5個鎮和贛馬鎮黑坡等3個村創成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完成27個百畝以上地塊綠化;金山等3個鎮通過國家級衛生鎮檢查,黑林鎮小蘆山村完成首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班莊鎮前集村啟動第二批試點;巧用移民后扶資金,走出了一條“整村推進”的好路子,班莊鎮坡石橋村被省水利廳評為“水美鄉村”,塔山鎮大探馬村、黑林鎮鎮東村入選全省“十佳‘美麗庫區、幸福家園’”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