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開虎 蘭舟) “如此春光、如此藍天,不出來逛逛,真有一種‘負罪’感。”“五一”期間,連云港東海縣市民老王在微信朋友圈貼出了他和家人在西雙湖景區游玩的一組圖片,并發出這樣的感慨。
為讓空氣常清新、“水晶天”常在,今年以來,東海縣拿出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力度向工業源、揚塵源、垃圾枯草禁燒等大氣污染“亮劍”,先后印發《東海縣“降塵治車”藍天保衛一號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應急管控巡查工作的通知》《東海縣PM2.5達標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等相關文件,成立了以縣領導為首,縣環保部門負責同志帶隊的6個督查組,持續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成立了東海縣“降塵治車”藍天一號行動指揮部,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結合、晝查和夜查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24小時開展空氣質量督查。
滿地堆放著石材,空氣中彌漫著細小漂浮物,機器仍在“嗒嗒嗒”忙著加工,而這嚴重污染的露天場所,如今已經不復存在。就在前不久,房山鎮組織多家部門60余人組成聯合執法組,按照“全覆蓋、零容忍、重實效”的要求,對境內18家石材加工企業開展“斬根”行動,先后切斷企業動力電20處,拆除電表19個,徹底斬斷石材加工企業生產動力來源,打消企業“避風頭”“一陣風”的念頭。“對排查中發現對大氣造成污染的‘散亂污’企業,我們將堅決依法予以打擊,絕不姑息。”該鎮鎮長劉斌說。自藍天保衛戰攻堅戰打響以來,東海縣對列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的180余家企業逐一下發了企業告知書,縣交通、城管、公安等各部門聯動,加強物料堆場、碼頭散貨裝卸等揚塵管控,對城區渣土運輸車、大型貨車進行嚴加監管,嚴格渣土運輸審批,對未配備沖洗設備的工地,不出具渣土運輸許可。各鄉鎮明確巡查帶隊領導及每日巡查責任人,針對雜草、落葉、垃圾等露天焚燒問題,組織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查。
目標已經確定,關鍵就在于落實。“表揚與批評直接點到單位,指明負責人,好壞還分別配上現場照片,讓人看了清晰明了。”市民劉先生所說的是東海縣首次將第一季度工程質量暨揚塵治理情況通過戶外大屏面向社會公布的做法。今年,該縣還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明確指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企業主要牢固樹立紅線意識,時刻牢記環保問題“輕則追責,重則追刑,終生追究”的嚴厲要求,認真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切實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整治得好!改善了空氣質量,對咱們老百姓的身體健康也有好處。”看完視頻影像通報后,劉先生表示。
據省生態廳通報,東海縣PM2.5濃度在全省54個縣區中,由一月份排名52位到三月份上升到第8位。“我們嚴格落實攻堅戰的要求,堅決做到鐵腕除‘心肺患’,讓‘水晶天’常駐在東海的上空。”東海縣環保局長李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