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莊婷婷)還記得央視財經頻道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嗎?在第一集《國家博弈》的開篇,就濃墨重彩地敘述了沙特曼阿頓磷酸鹽選礦項目,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磷礦選礦裝置,也是沙特政府礦業開發的重要項目,由貴州甕福集團公司EPC工程總承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項目中還有我們連云港人的身影。李加強,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原礦山設計院)高級工程師,作為沙特磷礦項目的工藝設計專業負責人,他用近十年時間全程參與了沙特一期(曼阿頓磷酸鹽選礦項目,貴州甕福集團公司總包EPC)、二期(烏木烏爾磷礦項目,中國寰球工程公司總包EPC)的工藝設計及現場技術服務工作,讓沙特人豎起大拇指:“China great!”
十年穿梭在沙特北部荒蕪之地
2017年4月2日上午9時30分,沙特烏木烏爾磷礦項目現場,中方運行操作人員打開水閥注水,對送料管線進行最后一遍沖洗。9時58分,起泵,當滾滾礦漿沿著橘紅色的管線源源不斷地進入磷酸裝置礦漿接收罐中時,圍在現場的業主沙特曼阿頓礦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及雙方操作人員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李加強看到自己精心參與設計的項目終于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百感交集。
今年41歲的李加強從事選礦工藝設計已經17年了。從2007年沙特一期項目中標到2017年二期工程正式建成投產運營,李加強花了整整10年時間。“2007年12月,貴州甕福集團從全球17家投標工程公司中脫穎而出,拿下沙特曼阿頓磷酸鹽選礦項目,由我們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承擔設計。中標后,我就趕到貴陽,開始前期設計工作。”李加強回憶。
2009年3月,李加強第一次踏上沙特的土地,展現在他面前的是一片荒蕪之地,要依靠衛星定位才能找到地方。“剛開始住的是活動板房,飲食也不太習慣。沙特的氣候和國內不太一樣,最高時達到四十多攝氏度,而且沙漠地區風沙特別大……”
除了環境惡劣,李加強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工期緊、任務重。在前期國內設計階段,他除了睡覺、吃飯,幾乎全泡在辦公室。因長期加班加點,工作勞累,導致面癱,但他仍然堅持邊治療邊工作。到沙特現場施工階段,又埋頭苦干,光完善圖紙就有幾百份。
常年在外奔波愧對家人
李加強老家在湖北黃岡,已在連云港生活了17年。“我妻子是連云港人。”
由于常年奔波于沙特和貴陽、北京、連云港之間,李加強把大部分時間給了沙特磷礦項目,沒有見到母親最后一面,也錯過了兒子的成長。
2012年12月6日,李加強的母親不幸去世,當時,李加強正在沙特的工地上奮戰。由于時差,他從QQ上看到姐姐的留言時,已經是5個小時之后。他請假后立即買票趕回湖北老家。“我就想著要見母親最后一面,根本沒想到母親那時已經走了。”提起這事,李加強依然感到遺憾。
李加強的兒子是2011年出生的。“我最多一年中有11個月在外面,兒子也習慣了我常年不在家。每次回來,他特別高興,但玩著玩著,又會很不放心地說,爸爸,你不會過幾天又走了吧。”說到這,李加強有些哽咽。
精益求精讓沙特人豎大拇指
剛到沙特時,李加強和他的團隊并沒有得到業主沙特曼阿頓礦業公司完全的信任。轉機出現在一次設計交底現場準備施工備料過程中,由于業主失誤,提供的圖紙并不是最終版,李加強及時發現,為項目進程掃除了很大的隱患,讓業主非常感激。還有幾次,李加強在施工現場發現施工沒有完全按照設計圖紙施工,當場拍照,并匯報相關人員,敦促改正。終于,沙特業主從開始的懷疑到后來的完全信任,看到李加強會豎著大拇指說:“great!”
隨著在沙特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當地人對中國人的好感也與日俱增。有一次李加強回國時,沙特當地機場的工作人員得知他是中國人,非常友善,指著候機大廳說,電腦是中國生產的、椅子是中國制造的、地板是從中國運來的,連混凝土也是中國承建的水泥廠生產的,中國在沙特的項目解決了很多當地人的就業難題,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