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初夏時節,行走在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區洪門街道洪門村,干凈整潔的村容、整齊劃一的現代標準蔬菜種植大棚,郁郁蔥蔥的果園,別具一格的民居......一派生機勃勃的田園秀美風光。
很難想象6年前的洪門村可不是這般模樣:泥巴路,參差不齊的民房、荒廢的土地魚塘......而說起洪門村前后發生的巨大變化,就不得不提起洪門村的“掌門人”、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新祥。
王新祥是土生土長的洪門村人,1986年就在洪門街道(原洪門鄉)農技站擔任技術員,他牽頭負責的春甘蘭引種試驗曾獲得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993年以后,王新祥先后擔任街道農技站站長,農工商有限公司經理,街道城管辦負責人,是十里八村群眾心目中的“能人”。
洪門村地處城郊接合部,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1129戶4138口人,擁有耕地2800畝。過去,鄉親們每年僅靠種植傳統的稻麥及蔬菜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尤為突出的是,由于原村“兩委”班子鬧不團結,加之干部不作為,很多工作在街道綜合排名一直墊底,看著村里幾十年一個樣,王新祥心里很不是滋味。
“掌門人”王新祥
“請鄉親們放心,我一定盡其所能讓洪門村發展起來,讓大家伙過上好日子。”2015年8月,適逢洪門村換屆選舉,王新祥以質樸的語言和清晰的發展路徑,贏得了全村黨員的一致擁護,并全票當選洪門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上任伊始,王新祥的首要工作是整頓軟弱渙散的黨支部,在抓隊伍建設方面,他在外出務工人員身上打起了“主意”。
“外出務工人員頭腦活絡,見多識廣,這對村里發展是大有裨益的。”王新祥說。為了解決農村“人難選”“人難留”問題,洪門村大力實施農村外出優秀人才培養、回引工程,并相繼回引3名優秀農民工擔任村民小組長、3名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
為了增強“兩委”班子服務群眾能力,王新祥牽頭研究制定了村干部輪流值班制度,村組干部確保電話24小時暢通,針對群眾合理訴求必須“隨叫隨到”,對能當場解決的問題立馬解決,對一時不能解決的說明情況并明確辦理時間期限,對行動不便的群眾盡量做到上門服務,改變了以往找干部難、辦事難的局面。在此基礎上,洪門村還創新推行“5+2”工作機制,即每周放棄周末休息日為群眾解決一些急難險重的身邊事。村民們紛紛表示:“這才是真正為老百姓辦事的好支部、好村委”。
“如何讓村民盡快富起來,是我們‘兩委’向村民的莊嚴承諾,更是一種責任擔當。”王新祥介紹。洪門村排泥場緊鄰薔薇河,水源充足,地理位置優越,為此,王新祥邀請專家來村里實地考察論證,發現大部分土地地質松軟,但復墾難度大,不宜種植水稻、蔬菜等農作物。對此,洪門村根據專家建議和村情實際,因地制宜推廣“藕+蝦”產業新路子,發展綠色循環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戶特別是低收入戶增收。
發展“藕+蝦”綠色循環產業
“之前家庭年收入很低,只夠保障日常生活的基本開銷。當村里極力推廣這個項目,我就想試一試。”回村創業的務工青年農民吳來華說道。因為之前從未接觸過這種養殖項目,吳來華起初有點猶豫,王新祥便親自帶隊安排他赴南京、揚州等地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并積極與銀行做好對接,幫他申請低息農業貸款,及時為他解決后顧之憂。在村干部的引領下,吳來華承包了村里的160畝耕地搞“藕蝦套養”,由于吳來華頭腦活絡,肯鉆研,加之能吃苦,很快探索出一整套成熟的藕蝦混養技術,年收入達到40多萬元。個人富了不算富,建檔立卡戶張家峰不能干重活,妻子、女兒也患有殘疾,家庭十分困難,吳來華及時流轉了他家的幾畝土地,每年給予8000多元流轉費,并安排他到農場打短工,不出家門掙“雙薪”,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
發展高效農業只是王新祥抓產業富民的第一步。洪門村現有2萬多平方米的閑置廠房,由于疏于管理破敗不堪,“何不利用廢舊廠房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增加農民的收入?”在村支“兩委”會上,王新祥提出了大辦工業的想法,并經村支“兩委”班子研究決定,新上一批工業項目。他們通過上跑下聯,多方聯絡,先后招引了礦產品加工、食品添加劑、混凝土構件等一些企業來此入住;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開源節流,加上洪門工業園場地租金,洪門村每年就獲得了近200萬元的租賃收入,并優先安排20多名困難群眾優先就近務工,實現家門口就業。
集體有了錢,王新祥便把改善民生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從2015年開始,洪門村利用中秋、春節等時間節點,每年拿出近百萬元為貧困戶、高齡老人、殘疾群眾和病災戶發放補助,為符合條件的近4000名農民每年每人補助60元的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在此基礎上,洪門村還把美化村莊環境作為利民、便民的“民心工程”,轄區景泰小區環境“臟亂差”,小區周邊雜草叢生,一到雨天,周邊環境泥濘不堪,2016年洪門村結合“創衛”工作,先后投入近百萬元修建小游園,新建燈光籃球場和建設鄉村文化大舞臺。近年來,洪門村還先后投入500多萬元,安裝120余盞太陽能路燈,新建鄉村道路3000米,新建改建下水道2000多米,并投資20多萬元打造了240平方米的黨員政治生活館,實現了農村“新八有”目標。
居住環境“大變樣”
“群雁高飛頭雁領。”近年來,洪門村相繼榮獲了市、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目標先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目標績效考評先進村”、“全市幸福家庭建設示范村”、“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先進村”、“江蘇省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村”等多項稱號,王新祥本人也先后獲評區、街優秀黨務工作者及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