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徐黎一 通訊員 殷杰 薛駿慧)經濟啟動,物流先行。把這句話用在當下,恰到好處。
一季度以來,連云港快遞物流業發展猶如一匹“黑馬”,呈現出了爆發式增長態勢。據悉,全市當季累計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1.5億元,同比增幅位列全省第三。數據的變化,一方面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旺盛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經濟新結構、新模式、新動能等一系列新特征正在顯現。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快遞物流業也呈現出了新的變局。展望未來,如何將新變化轉化為連云港經濟發展助推器?連云港的郵政快遞又該如何補齊發展短板?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
取快遞,“新開門七件事”之一
由于快遞員不能進入小區,疫情期間,幾乎每個小區的門前都曾出現過快遞堆滿地,業主滿地找快遞的場景。在那期間,服務稍微細致一些的物業,會在門前放兩三張桌子來擺放業主的快遞,但高峰時期并不夠放,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出現這樣場景的背后,是網購消費人群的不斷擴張。如果說,網購曾經是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那么,此次疫情防控期間,越來越多的“50后”、“60后”、甚至原先抗拒網上消費的人群也紛紛加入到了網購大軍中。“沒辦法呀,不能出去的話,吃住行等消費都需要網上采購啊。”市民王女士說。作為一名“70后”,張耀曾一度拒絕網購,如今卻成了網購達人,還帶著父母一起在網上淘選打折的日用品。在他看來,進入網購領域主要是方便,省去了出門的煩惱。
無論是網購人群不斷壯大,還是新零售、新消費領域擴張,之所以能為消費者帶來如此便捷的服務,其背后的“底氣”還是來自于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作為“百姓新開門七件事”之一,快遞物流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鏈接供給與需求、生產與消費的重要作用。
說變化,快遞業迎來爆發式增長
連云港市郵政分公司人民路營投部經理邵云對于今年一季度的忙碌印象極其深刻。“那段時間每天的業務量基本上比平時翻了三番,達到了‘雙十一’期間的峰值。”邵云介紹,正常晚上11點下班,但很多快遞員都要加班到1、2點才能回家。
進入3月以后,“三通一達”陸續恢復運營,當月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856.72萬件,同比增長40.0%;業務收入完成16564.46萬元,同比增長42.5%。
市郵政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計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1.5億元,發出快件3612.8萬件,業務收入3.58億元,從發出快件和業務收入增長比例兩個數據來看均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一季度,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快遞業務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有多重因素。一方面,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很多市民家的生活必需品都通過網購來完成,導致了投遞量的激增。與此同時,作為全省第二個郵政快遞企業全面復產復工的地級市,全面復工一周后,全市行業產能全部恢復,1199個寄遞服務網點全部正常營業,4326名從業人員全部復工堅守崗位一線。此外,較為突出的一個原因是,地方特色產品有效支撐業務發展。
補短板,加快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建設
分析一季度數據,我們發現,疫情期間,全市共收寄藥品等抗疫物資50余萬件,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流通保障,郵政、順豐公司分別開通連云港-武漢廂式貨車直遞運輸綠色通道,幫助恒瑞、豪森、天晴、康緣、新晨等醫藥企業發運捐贈藥品及備貨藥品22車次,累計發運藥品200余噸,有效保障了疫區用藥需求。
這僅是疫情期間藥品物資一項。事實上,經此一“疫”,人們充分認識到,物流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送貨,它更是保障經濟民生的重要社會基礎設施。物流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城市乃至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應急服務能力。
也正因如此,快遞物流行業的發展正不斷得到政策的支持。國家郵政局3月26日對外發布的《郵政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提出,建設郵政強國,快遞企業要加速建設現代化網絡體系,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高集約化水平。4月2日對外發布的《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5G技術在快遞業的推廣應用,豐富5G物流應用場景,推動物流全環節信息互聯互通。
物流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疫情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不妨引導物流行業加快整合,探索和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行業主管部門宜因勢利導,在引導企業從價格戰中走出的同時,支持快遞企業加速推廣應用物聯傳感追溯、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智能信息系統,促進物流全鏈條可視化、透明化和可追溯。
看未來,提升末端服務水平是關鍵
按照行業持續快速的增長態勢,物流已經成為像“水電煤”一樣的社會基礎設施;收快遞也如同“柴米油鹽醬醋茶”,成為百姓現代生活“新開門七件事”。那么,伴隨當前消費和產業的持續升級、技術的不斷突破性發展和應用,快遞服務如何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很多行業一樣,快遞企業在經歷了前兩年價格戰的洗禮后,行業加速洗牌。記者采訪發現,原先市場上不少快遞公司已經被淘汰掉了,此次疫情的發生,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兩極分化,不少企業進入轉型期,信息化布局迫在眉睫。
不僅如此,對于快遞企業而言,如何在競爭中做好服務,最根本的一點是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同樣的干線、倉庫、末端網點、快遞員,如果管理做得好,用戶體驗、時間效能、以及人工消耗就可以更優化,管理效率體現出來,最終凸顯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力。
對于整個城市的發展而言,業內人士建議,應當進一步支持和鼓勵縣區政府加快專業的電商快遞(物流)產業園區建設,提升連云港電商和快遞的融合發展水平。圍繞醫藥產業,在市開發區打造全國首家集醫藥冷鏈倉儲、醫藥電商、醫藥快運和快遞于一體的專業化醫藥快遞倉儲園區。同時,將快遞物流作為民生工程之一,針對最后一公里的便利性和惠民特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加強末端服務網點建設,提升末端服務水平,盡快打造市內快速配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