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朱延松 吳晨光)七月初,艷陽下的大海風平浪靜。連云港市灌云縣燕尾港漁港的新港船閘碼頭,一片歡天喜地。與大伙一樣,剛靠上漁港碼頭,船老大陳志剛將幾十筐毛蝦搬上岸,過磅稱重,記賬結賬,隨后將一沓沓百元大鈔收入囊中。
靠海吃海 毛蝦引領小康致富路
隨著燕尾港海況越來越好,陳志剛的毛蝦收入也越來越高。陳志剛介紹,今年的毛蝦產量超出預期,光傭工就11個,加上燃油、網具及安全設施更新等,每天支出在5000元以上。即便這樣,今年的毛蝦收獲季,預計收益不低于50萬元。
曾經,海洋禁捕期的毛蝦捕撈受到限制,擁有漁船的陳志剛望海興嘆。海洋資源有限,需要修養生息,“捕盡魚子孫,何來子孫飯”這點,陳志剛心里很清楚。違法違紀的事情他從來不干,也不讓親友的漁船在禁捕期下海。禁捕期,陳志剛就到外地打工補貼家用。虧損嚴重時他曾想將漁船轉出去,但他深知,自己是漁民,祖輩饋贈的手藝在海上,就是在波峰浪谷間討生活。也只有在海上,他的一身技藝才能得到施展,聞著海上的風,品著海水的鹽度,他就能知道魚群蝦隊在哪。
隨著周邊化工園區的關停,開山島漁場的海況日趨變好,魚蝦越來越多。其中,漁場里的中華毛蝦,品相好、產量高,在江浙一帶,尤其是溫州的市場很受歡迎。據說,那里的毛腳女婿登門,能送上一箱燕尾港產的海蝦,是一件最長臉的事。大多數居民早晚涼拌菜也離不開毛蝦,當然,毛蝦中的極品除燕尾港毛蝦無二。
政策利好 村民競帆開山島漁場
為了充分保障漁民的利益,灌云縣政府與市漁業主管部門聘請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參與論證,從海洋水產物種特性的角度,分析毛蝦適量捕撈對保護資源、預防海洋物種污染的重要性,國家漁業主管部門決定在海州灣漁場進行毛蝦專項(特性)捕撈試點。從前期申報資質審定、船具審核、安全設施考核等多項指標過檢中,陳志剛領到了省廳頒發的專項捕撈特許證,與86戶漁民一起競帆開山島漁場。
毛蝦捕撈,安全第一。在海監部門的監管下,陳志剛與其他三艘漁船編組作業,以求相互照應,以便組織突發事故救援。陳志剛回憶,6月17日上午首網下去,滿滿的蝦獲足有200斤,當日產量3噸多,看著滿船收獲,心里跟吃蜜似的。如此蝦獲,漁民的小康之路再殷實不過了。
陳志剛的老友林海亮在新港碼頭開了一家毛蝦收購貨站。林海亮說,今年的燕尾港漁民日子太好了,如果國家毛蝦專項(特許)捕撈政策長期執行下去,年均家庭實現50萬元的收入,遠遠超過小康標準。林海亮今年投了400多萬元,收購10多艘漁船的蝦獲,50多名傭工日夜趕工,活多到忙不過來,一個月的捕撈期,預計收益在580萬元以上。現在是有貨不愁銷路,浙江及許多外地客商駐地等貨。他說,毛蝦分為紅背和大中小蝦四類,如不是疫情影響,毛蝦中的紅背要賣到每斤500元,大毛蝦也要賣到300元一斤,效益還將翻一番。
產業延伸 思路轉變帶來財源滾滾
在燕尾港新鎮區,格菲、百辰、金海岸、港龍灣等近十家酒店生意爆滿,近400間客房入住率在90%以上,就連家庭旅館也一床難求。格菲酒店老板說,他以前也是漁民,棄船上岸后開了這家鎮區最大的酒店,光裝潢就花了接近700萬元。原計劃接待化工園區的客商,隨著化工園區關停,客商走了,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加之疫情期間門可羅雀,快開不下去了?,F如今海鮮魚獲蝦獲帶來了新生意,有了毛蝦專項(特許)捕撈,即便是一個月,收入也抵得上過去的一年。
夕陽之下,在燕尾港新港船閘碼頭,從事蔬菜供應的張姓老板更是滿心歡喜,國家提倡漁民棄船上岸,豐富致富方式,他也是受益者之一。“這么多艘漁船,僅傭工就有千人,吃喝開銷是筆大經濟,只要漁船一靠岸,我的三車冷藏貨轉眼就賣光了。船民掙到錢了,大家都跟著賺錢。”他笑著說。
據了解,全國首個伏休期毛蝦專項(特許)捕撈試點在灌云縣啟動以來,燕尾港漁港不僅毛蝦喜獲豐收,漁民的口袋鼓鼓的,8家規模毛蝦成品加工企業、10多家規模酒店成為毛蝦(特許)捕撈的最大受益者。從事加冰、加水、加油,快餐店、船載燃氣罐銷售、滴滴打車等行業也賺得盆滿缽滿,預計2億多元產業聯動收入,將燕尾港大海艷陽下的小康之路鋪得越來越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