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路中間停的這個車是誰的呀?不僅妨礙了其他車通行,也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啊!!”9月30日上午8點30分,連云港市海州區洪門街道社區網格員李大爺開始了每天的巡查,先是聯系車主挪車,然后又向車主及附近居民宣傳安全知識。在洪門街道的每個社區,都配有多個這樣的網格員,他們拓寬了為民服務的空間和領域,破解了社區治理工作相對封閉自守、管理條塊分割的問題,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治理網絡。
社區網格員隊伍
2020年以來,洪門街道黨工委通過整合社區黨建資源,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軸心,以大數據支撐網格建設,以網格化鞏固基層治理,初步形成社區黨委領導、網格黨支部管理、黨員群眾參與的網格組織體系,真正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黨建引領,筑造“最強堡壘”
洪門街道探索將黨支部建在網格、服務點設在網格、黨員納入網格,社區“兩委”干部下沉至網格擔任網格長,統籌協調網格內各項工作。黨員干部成為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的領頭軍,讓黨的聲音響亮在基層最末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街道充實力量把好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原有的1名社區民警和若干名網格員構成的“1+N”基礎上,增加了由街道黨員干部、黨員、居民代表、樓棟長等組成的志愿者隊伍“X”,形成了“1+N+X”模式,合力織網,構建“最全要素”。
“自從實施網格化管理以來,我們社區的黨員和群眾代表都聚集起來了,不管是在職還是退休,大家都在社區治理中發光發熱。尤其是退休老黨員,他們就是社區的‘和事佬’‘宣講員’‘貼心人’,群眾不了解的細心解釋、群眾不知曉的耐心宣講、群眾有矛盾的積極化解。”洪門街道紅旗社區黨委書記楊萍麗說道。
網格員為社區老齡僑胞配餐
智慧平臺 打造“最強大腦”
依托信息化平臺,利用線上、手機等智能載體,開展群眾訴求匯集、便民服務惠及、社會穩定普及等工作,打造大數據為基礎的黨群網格,突破信息孤島,實現基層治理“最后一納米”微循環。截至目前,2019年正式建立的洪門街道大數據中心社區模塊已錄入人口基本信息13141人,其中戶籍人口11359人,流動人口1782人,房屋信息3916處。網格員遇到社區范圍無法解決的事件,可通過手機APP上報,數據中心根據職責進行部門派單,職能部門協調處置,有效實現街道、社區、網格三級聯動,協助社區黨委把工作觸角延伸到每一戶居民家中,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隨處可見黨旗紅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織密織牢黨建紅色網格,實行多方協作,一網聯動,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真正用大數據支撐網格化,用網格化夯實一線工作法,努力在‘社區做實’上見成效,在‘群眾主體參與’上再拓展,形成齊抓共建的治理格局。”洪門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志鈺說道。(邵沛源 管嫻月 潘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