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陳錫恩烈士是我們陳劉村人的驕傲,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烈士的事跡,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清明節前夕,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集鎮陳劉村陳錫恩烈士墓前,全村黨員干部和全體老黨員一起,向烈士敬獻花籃,并認真學習了陳錫恩烈士的英雄事跡。隨后,全體人員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今年81歲的退休老教師胡春海是村子里對陳錫恩烈士事跡了解較多的一名老黨員,他表示,有責任也有義務將烈士的先進事跡講給更多的人聽。
全體人員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
黨史學習教育在全市開展以來,灌南縣上下依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理念,自覺行動起來,學習熱潮已經蔚然成風。此間,該縣迅速成立了中共灌南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明確了職責分工。“我們將全身心投入到辦公室的各項工作中去,全心工作、全情投入,科學規范、高效有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灌南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會廣泛動員社會各界,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創新內容,集思廣益,多出亮點、多出特色、多出典型,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灌南縣多家機關單位組織開展清明節掃墓活動
“在黨成立初期惠浴宇同志就堅決入黨,就算被捕入獄,在敵人7年的殘酷折磨中,始終堅貞不屈,出獄后繼續為黨的工作奉獻。”近日,在灌南縣人社局人才中心黨支部會議上,全體黨員共同學習了灌南縣杰出黨員惠浴宇的先進事跡。大家紛紛表態,要學習他這種堅守初心、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直面困難,迎難而上。
為了有效落實黨史學習教育,灌南縣人社局、灌南縣融媒體中心、文廣旅局、公安局、郵政公司等幾十家單位和部門紛紛組織黨員干部前往灌南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地,瞻仰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廣大黨員干部們在這里認真聆聽了黨的歷史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觀看了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片,進一步強化了黨性修養,凝聚了信仰力量。
灌南縣多家機關單位組織開展清明節掃墓活動
與此同時,灌南縣史志學會專門成立了“黨史宣講團”,他們走進企業、走進校園、走進社區,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用革命故事和革命史實講述了灌南地區中共黨組織的發展歷史以及革命進程,闡述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基本道理。通過聆聽這些宣講,灌南縣社會各界人士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堅定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終生的信心與決心,并一致表示,要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傳承好、發揚好,要繼承好革命先輩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堅定執著的忠誠品格,立足本職、銳意進取、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灌南民間的學習熱潮也是絲毫不減。“我的爺爺在1943年參加革命,當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2月任灌云獨立團三連連長,1947年在灌云縣四大門戰斗中壯烈犧牲。爺爺的弟弟朱廣余也光榮參軍,后來在一次戰斗中負傷,前幾年去世了。外祖父楊殿山是一位身經百戰的革命前輩,所屬部隊為野戰軍,曾參加過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濟南戰役、抗美援朝……”朱鈞是連云港首家紅色文化博物館、灌南縣紅色文化博物館的負責人,也是一名黨員。該館由他自費300多萬元建立,存放著人民領袖和開國元勛的部分著作、自傳、老照片、報紙、日常用品等反映英雄事跡的數萬件藏品,是鐫刻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最直接、最形象、最震撼的歷史憑證。而無論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之際,還是在平時,他的博物館都成了不少人去“巡禮”的地方。
近日,灌南團縣委就組織青年志愿者來到博物館,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青年志愿者們以回顧歷史的方式學習黨的發展經歷。“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每件珍貴的藏品,都是當時歷史最深刻的寫真。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場景集中展現了灌南人民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歷程和灌南人民革命的杰出代表惠浴宇、周惠、芮杏文等老一輩革命事跡,讓大家深受教育。”一位志愿者感慨道。(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孫蓀 周小瑤 劉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