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一臺臺挖掘機揮舞著“臂膀”有序地施工,一名名工人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放樣……近日,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省級農高區農科大道南側,珍稀菌菇生產及深加工一體化項目施工現場,機聲隆隆,一派繁忙。
作為今年全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之一的珍稀菌菇,生產及深加工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4.6億元,建成后產品范圍覆蓋鹿茸菇、金針菇、蟹味菇、海鮮菇等,預計年產值17億元,新增就業員工700人。
在該項目南側的如意情食用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企業工廠化培育的新一批鹿茸菇也迎來采收,近500名工人站在標準化生產線兩側嫻熟地分袋裝箱。如意情食用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入駐東海從事食用菌的研發與工業化生產,為進一步延長企業產品鏈條,去年,該企業又不斷擴大產能,日生產規模提升到70萬瓶食用菌醬,并帶動周邊2000多人就業。
一個食用菌企業在短短5年之內實現“三級跳”,這背后彰顯的是東海縣全產業鏈提升農業競爭力的成果。作為全國農業綜合實力百強縣的東海縣,共有7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其中6個都是農產品,擁有數量在全省縣級城市中位居第一。“要切實發揮這些農業金字招牌的作用,通過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抓項目搭平臺,全產業鏈提升農業競爭力,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東海現代農業跑出提質增效的加速度。”東海縣委副書記尤永江說。
為此,東海縣以農業農村項目為抓手,在相繼培育出稻麥、果蔬、肉食品、食用菌“四大農業產業鏈條”的基礎上,今年又按照“項目化”的要求,排定出28個計劃總投資47.62億元的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其中,近一半是補鏈強鏈、提質增效的產業融合項目。目前,總投資15億元的東海雨潤食品產業園項目已成功簽約,14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和5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已列為培大扶強對象。在此基礎上,該縣還積極開發鄉村旅游、休閑康養、農產品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全產業鏈提升農業競爭力,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
隨著一批批重大農業農村項目的推進,東海縣的科創優勢也在厚積薄發。在東海縣現代農業園區水培蔬菜大棚里,近200畝生菜將分批進入采收期。為了降低市場波動對鮮品蔬菜銷售的影響,這兩天,來自中國農科院的科研團隊正在幫助企業調試蔬菜榨汁生產線。“生菜渣可以送到面粉廠做方便面、掛面、蔬菜面,蔬菜汁送果汁廠做混合型飲料。”談起這一“補鏈”項目,東海縣政協副主席、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邢衛鋒說,“這樣就從初級農產品做成了深加工的農產品,銷售利潤會更多,農戶的收入也會增多。”
目前,該園區已把科研院所的技術團隊、科教資源和科技型企業緊密結合起來,把研究的新成果、新品種和新模式、新裝備直接應用到企業中去,達到“1+1>2”的效果,進而帶動和推動整個園區乃至全縣周邊地區的農業現代化進程,形成“接二連三”的組合拳,提高整體的農業效益。(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張開虎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