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距離春節還有兩個多月,農民工工資支付進入關鍵期,欠薪矛盾也進入易發多發期。15日,省政府召開全省2019年春節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打好春節前的“治欠保支”攻堅戰,確保春節前農民工工資支付到位,讓辛苦一年的農民工拿到工資過年。
政府項目有欠款的全清償
江蘇是農民工就業大省,農民工人數達1830多萬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此前,我省已提前部署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
省人社廳是我省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問題聯席會議的牽頭部門。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表示,對于前期排查發現的欠薪風險隱患,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類攻堅化解。對于領域性、區域性風險,實行多部門聯動執法,及時有效處置。
當天會議要求各地認真組織排查地方政府投資工程項目,若出現因拖欠工程款造成欠薪的,在今年年底前應優先全部清償。我省將進一步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批管理和資金監管,嚴格審查政府工程項目資金來源和籌措方式,長期拖欠工程款的單位,不得批準新項目開工。
農民工討薪法援申請優先受理
農民工遭遇欠薪如何維權?多個部門都建有綠色通道。農民工可以在省內任何地方撥打12333咨詢服務熱線,人社部門探索建立監測預警維權調度指揮中心,實現“一點舉報投訴,全省聯動受理”。開辟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對小額、簡單案件,盡可能通過調解方式快速解決;對涉及欠薪爭議案件,優先受理。目前欠薪爭議平均辦結周期僅為3天。
各級工會職工法律援助站和省總工會12351網上法律援助站也全天候接待農民工。為方便維權,各級司法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在農民工居住地、施工地、企業及勞動仲裁院、信訪局、人社局等地設立法律援助值班點,選派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律師負責窗口接待。據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介紹,我省將充分發揮司法所、村(居)司法行政工作站、農民工聚居地、勞務市場等一線陣地作用,就近提供咨詢、勞務糾紛調解、受理法律援助申請等服務,簡化法律援助受理審查程序,對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申請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指派。
實名制長效降低欠薪風險
全省工程建設領域有570萬農民工,是“治欠保支”重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宋如亞表示,加快推進實名制長效機制建設是有效解決建設領域欠薪的重要渠道。截至10月底,全省13個設區市建筑工人實名制監管數據已接入省級平臺,入庫人數達到101.4萬人,實名制登記項目16713個,建立專用賬戶8329個。同時按照住建部的要求,成為首批與全國實名制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對接的省份之一。
我省正在探索建立以實名制管理平臺為基礎,住建、人社、公安、保險、金融等部門和機構信息互聯互通體系,逐步完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及代發工資制度。
聯合懲戒保持欠薪整治高壓
欠薪違法特別是惡意欠薪往往涉及人數較多、金額較大,社會影響惡劣,是各級政府嚴厲打擊的對象。我省已經建立行政司法聯動打擊、失信聯合懲戒等違法懲戒機制,今后將繼續發揮聯動機制作用,并加大執法打擊力度,保持對欠薪違法行為的高壓震懾態勢。
本月底,省人社廳將聯合省信用辦集中曝光一批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名單”企業,公布一批嚴重欠薪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并推送至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按照規定,對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將被限制市場準入、降低資質等級、暫停招投標等,“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對欠薪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5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9名。
我省將進一步加大典型欠薪案件社會公布頻次,即日起至春節前每月公布一次,重大案件隨時公布。
交匯點記者 黃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