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王影 閆冬)“蒼梧小區有居民1296戶,現居住人口老年人占比60%以上,大部分老年業主迫切期盼加裝電梯……”連云港市海州區新東街道居民議政會代表單宏吉在居民代表議政會上的發言,贏得了其他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同,他在廣泛調研匯聚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及時提出了為轄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建議。
很快,單宏吉就收到了街道辦事處的書面答復,他的建議得到采納,并被邀請參與電梯招商運營、加裝費用攤比、安全施工等問題的監督。“目前已有5部電梯建成運行,14部電梯正在建設,另有3部電梯規劃待審批,居民代表議政會的作用可真是功不可沒啊。”2020年12月28日,在得知記者來意后,單宏吉由衷地感慨。
一次加強基層民主的新探索
海州區位于連云港市主城區。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規模、人口不斷增加,但由于街道不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從而會產生民意表達渠道、對街道辦事處工作監督、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基礎等方面的缺失。為此,海州區人大常委會結合區情實際,積極探索居民參政議事新途徑。2020年6月,海州區下發了《關于建立街道居民代表議政會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了街道居民代表議政會的性質定位、主要任務和運行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目前該區共產生居民議政會代表613人,其中442人來自基層一線。“在確定代表人選時,我們充分考慮其履職意愿和履職能力,在不同行業、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文化層次等方面產生人選,盡量讓每個層面都有發聲。”海州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高長春說。據介紹,目前海州區15個城區街道已全部召開了居民代表議政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居民代表議政會第一次會議。
一個匯聚基層民意的新平臺
居民代表議政會每年召開兩次,由街道人大工委具體組織。會議期間,聽取街道辦事處對本轄區內的經濟社會發展、財政收支、重點項目等情況的通報,并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在每年年初召開的居民代表議政會上,還會組織代表票選年度街道民生實事項目,報街道黨工委同意后,交街道辦事處負責實施。
閉會期間,按照“區域化、專業化”的原則,就近就便安排居民議政會代表參與到街道、社區網格綜合治理工作中,當好“政策宣傳員、民情聯絡員、工作監督員、群眾服務員、矛盾調解員”,構建“代表+網格”的履職新體系。據統計,海州區各街道議政會一次會議以來,居民議政會代表共接待居民530批次,收集安裝路燈、增加小區停車位等民生問題261條,化解鄰里矛盾糾紛152起。
一座連接基層民心的新橋梁
2020年12月20日,新浦街道居民議政會代表之家內座無虛席,街道居民議政代表評議職能部門工作會議正在這里舉行。在聽取街道安監所和勞動所工作匯報后,20多名議政代表圍繞居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踴躍發言,對兩個職能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并進行了滿意度測評,現場打分,結果當場公布。
“這項工作機制倒逼街道干部更加細致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有了這個載體,街道居民不僅增加了民主議政渠道,政府也多了吸納意見的平臺,這對街道而言,既有壓力,更是動力。”新浦街道辦事處負責人陶冶坦言。
“以前,我一直不清楚街道辦事處與我們這些普通居民有什么具體關系,因為平時接觸機會少,這一次參加了居民代表議政會后,我對街道工作有了新了解,以后我會更多的關注和參與到街道工作中來。”居民議政會代表徐德俊道出了參會人員的共同心聲。
“居民議事會議制度的建立,是加強新形勢下街道人大工作的務實舉措,也是促進基層民主建設的一項創新探索。”海州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明介紹,“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充實完善居民代表議政會各項規章制度和代表履職體系,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進居民代表議政會各項工作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