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各位老少爺們,大家好,俺是8組種植甜梨的顏冬,這幾年咱們家通過嫁接新品種甜梨、種植紅富士蘋果積累了一些經驗,家庭增收不少,今天早上就和大伙聊一聊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市場農業的好處;隨便告訴大伙,如果想學習果樹嫁接和剪枝方面技術,可以到俺果園里現場指導……”
一大早,土腔土調的方言喇叭響徹連云港市東海縣雙店鎮代相村的大街小巷。平生第一次坐到村廣播室,面對麥克風,和鄉親們談種植感受、介紹致富經驗,村里的青年黨員、果樹種植示范戶顏冬還有些拘謹、不自在。
讓致富能人、黨員示范戶當“精英”,走進村廣播室,開設“直播講壇”,擔任采、編、播一體的“主播”,充分用廣播這一群眾喜聞樂見、普及率高的形式宣講他們各自的致富經驗體會、傳播科學技術以及黨的富民政策,給農村特色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機與活力,共享農村發展的成果,這是代相村黨支部為增強黨員冬訓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積極應對當前農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聚集、不集中,變往年領導輪番上陣理論灌輸“大講堂”為現在能人傳技“直播間”和田間地頭流動“微課堂”而采取的創新舉措。
“能人空中講壇聲聲入耳,耐人尋味。這些群眾身邊的致富典型,看得見、摸得著,他們說話親切,每天只要喇叭一響,咱都會洗耳恭聽,邊聽邊想、邊琢磨,做家務也不耽誤,越聽越起勁、越聽越過癮!”58歲的黨小組長顏廷法感慨頗多,“不比不知道,他們講述的致富故事,抬步可學,現在俺覺得自己種植幾畝藍莓實在不值得一提,小富即安的思想要不得。下一步好好向他們學習,不僅要雷厲風行擴大藍莓種植,還要讓孩子在發展盆景產業上多動動腦子,搶抓機遇,時不我待,爭取不掉隊,為咱代相村黨支部爭光添彩。”
“利用早中晚村民集中在家吃飯的時間,讓致富能人、產業標兵閃亮登場,暢所欲言,傳經送寶,進一步激發黨員群眾敢創業、創大業的豪情壯志,凝聚起時代發展的‘最強音’,使得今年的黨員冬訓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滋有味。”代相村黨支部書記吳壘壘介紹說,自有效創新黨員冬訓形式,開辦“空中課堂”以來,全村有5位從事林果種植、大棚花卉、家庭農場、河塘養殖的黨員致富能人和個體老板圍繞“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爭做產業發展‘新農人’”、“自己富了,不能忘記帶領大伙一起富”、“春耕生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等實踐話題,已舉辦“致富能人直播講壇”6場次,讓黨員走出集中培訓枯燥乏味的大課堂,蝸居家中聽“微課”。
學有榜樣,干有目標,打通思想的“神經末梢”。小小的“直播講壇”和鮮花大棚、果園流動“微課堂”成了全村干群競相謀發展、牽手共致富的“加油站”。一股勇于實踐,比富賽富共同富的熱潮在全村上下涌動。目前全村現已落實特色產業項目11個,新增建鮮切花大棚6個,在雙李路兩旁新擴高效林果120畝,形成十里公路沿線無糧經濟帶和觀光采摘長廊,叫響致富一方的特色品牌。(通訊員 宋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