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基地
新亞歐大陸橋0公里起點位于連云港
浙江在線9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南希 見習記者 白璐)昨天,一列發自江蘇連云港的中亞班列行駛到了哈薩克斯坦的阿騰科里站,經換軌后,開往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與以往的中亞班列不同,這輛火車上運載著一個自帶柴油發電機的冷藏柜——這是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一次嘗試,借助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向南輻射東南亞、向西聯通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五國便捷高效的物流轉運服務,他們想讓哈薩克斯坦的百姓吃到來自東南亞的熱帶水果,讓東南亞人民吃到哈薩克斯坦的肥嫩牛羊肉。
今天, “風從海上來 改革進行時”全國網絡媒體行在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一窺作為“一帶一路”交匯點的連云港,如何發揮“出口+過境”對外中轉優勢。
古絲綢之路交匯點再現輝煌
助力中亞通江達海新期望
古絲綢之路沿隴海鐵路向東,古海上絲綢之路沿海岸線向北,早在數百年前,兩條黃金商賈絲路便在連云港交匯。
2014年5月19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元首在上海共同見證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投產的場景。位于“一帶一路”交匯點的連云港,再次穿越時空,與數百年前商賈往來、人聲鼎沸的自己對話。
這個備受矚目的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首個實體平臺,它的“今生”使命是依托亞歐跨境貨運班列,積極促進東西雙向運輸對流均衡化——依托海港,向東深化與日韓等國和地區互動;沿著陸橋,向西拓展“內陸、中亞、歐洲”三個市場,“航路互通”“陸海聯動”,成為連云港打造“一帶一路”建設支點、構建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關鍵所在。
除了連云港自身絕佳的戰略地理位置,哈薩克斯坦也是“一帶一路”進入歐亞的必經之路,因此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顯得格外重要,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基地便是哈薩克斯坦在中國投資最大的物流項目。
2017年6月8日,在中哈兩國元首的視頻見證下,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開往至阿拉木圖、伊斯坦布爾的兩列跨境貨運班列鳴笛開行,實現了深水大港、遠洋干線、中歐班列、物流場站的無縫對接,開創了中哈兩國物流合作新模式。
“嗚——”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跨境貨運班列滿載著電子元件、汽車配件,從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滿滿駛出,一同出發的,還有哈薩克斯坦乃至中亞地區通江達海的期望。
東出太平洋最近出口
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發揮中轉優勢
目前,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在“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中,已成為中亞五國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經濟平臺,基地發出的亞歐跨境貨物班列已覆蓋中亞五國200多個站點。在新亞歐大陸橋東端的連云港,成為包括哈薩克斯坦在內的中亞國家和部分歐洲國家東向的唯一出海口。
浙江在線記者從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了解到,連云港到歐洲的國際貨運班列現在已經形成了兩條通道。第一條是以中歐鐵路西通道為主線,從連云港到阿拉山口,到哈薩克斯坦,經里海、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土耳其的黑海沿岸通道。另一條是從連云港到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再到德國的北線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里海的通道打破了原有的單一北線運營通道,與海運相比,全程物流時間大大縮短,因此得到了里海委員會和成員國的大力支持和認可。
“從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基地成立以來,向東抵達哈薩克斯坦的通關效率大大提高。原來連云港到達霍爾果斯的要6-7天,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基地成立之后,中亞班列(塔什干班列)四天就能到達霍爾果斯。”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部長孔祥偉告訴浙江在線記者。
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基地的列車運行效率和質量位居同類班列之首。隨著中亞、中歐班列相繼開通,每周有兩列列車從中哈物流基地出發,6天就能抵達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從連云港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全程11000公里,運輸時間僅需要12天,是海運運輸時間的四分之一。
如今,滿載著汽車配件、醫療器械、建材產品等各類貨物通過國際班列向西運往中亞各地;而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糧食、棉花、有色礦等特色產品,也正在通過中亞班列由連云港向外輸出。連云港中哈基地正在發揮著“出口+過境”對外中轉優勢。
截至2018年8月底,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累計完成貨物進出庫量1253萬噸,集裝箱空、重箱進出場量83萬標箱。2018年1至8月,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完成貨物進出庫量298萬噸,集裝箱空、重箱進出場量19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