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九月的連云港天高氣爽,海風習習。“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網絡主題活動暨“開啟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全國網絡媒體行,來到了位于連云港市城區東南部的徐圩新區。這里曾經是一望無垠的鹽田和灘涂,除了橫行的蝦蟹外很難看到一條像樣的路,如今卻是大道縱橫,一批百億企業爭相入駐。
據悉,徐圩新區海岸線長28公里,港區約74平方公里,南連“長三角”、北接“渤海灣”,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地區便捷的出海通道。便捷的區位優勢和獨特的海岸線資源,吸引了眾多臨港重大產業項目的入駐,目前石化、精品鋼、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和現代港口物流等是徐圩新區重點發展的五大主導產業。
采訪團隨車進入了連云港石化基地,一路可見廠房林立、處處都是繁忙的景象。在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里,記者了解到這個總投資約240億元的石化公司依托港口優勢及區位優勢,以生產醇基多聯化工新原料(DMTO)為主,并以此打造新型石化產業集聚區,發展高端石油化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石化企業的生產廠區會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現象,而在這云湖兩岸處卻是波光凌凌、群鳥齊飛,生態和發展并重。徐圩新區管委會外聯辦主任吳昊告訴記者:“生產過程中不斷產生的廢酸和廢硫銨通過廢酸再生裝置,‘搖身一變’就能成為新原料循環利用于再生產。斯爾邦石化各生產裝置間就有54種物料進行14路循環,實現了產品的循環利用,形成了一條閉路循環綠色產業鏈。”
作為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徐圩新區一直以世界一流標準指導園區發展,倡導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清潔生產。在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規劃展示館里,記者除了通過石化生產裝置裝備模型、石化產品及圖文對石化行業的總體情況有所了解外,還注意到環保管理展示區域里明確列出了“建設污染物防控體系”、“建設環境應急處置體系”、“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的具體環節與要求。據吳昊介紹:“爭當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的思路,讓徐圩新區堅決摒棄了有損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延伸園區產業鏈,努力構建綜合競爭力強、污染有效控制、資源集約利用的現代產業體系,致力于打造“互供互聯、交換共享、循環發展”的四大石化產業集群。”
徐圩新區的發展建設還在進行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新機遇面前,連云港人不斷深化臨港產業和綠色生態共贏發展,肩負起“建設港城現代化臨港產業基地”的重任,致力于建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增強的綠色新城。
(部分資料來源于連報網絡 胡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