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教師簡介:祁若華,新海高級中學高級教師,市班主任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市“521工程”培養對象、市學科教學領軍人才培養對象、市優秀教育園丁、市學生最喜愛的班主任、市高中教學先進個人,市學科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市教學能手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沖刺復習,要在二輪復習基礎上,回歸教材和基礎、突破重點和難點、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復習策略,可以概括為十二個字:夯實基礎,整合拓展,精準訓練。
一.夯實基礎——參研說明,逐點過關
復習中要認真研究2018年考試說明,了解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測試內容和要求。
近年江蘇高考命題趨向為:運用新材料,新情境,“貫通古今、關聯中外”,突出主干知識,反映學科前沿,關注熱點,注重多元史觀,在堅持能力立意的同時,開始追求“學科素養立意”,涉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
與2017年比,考試內容有些微變化。如將必修中的“漢武帝確立儒學獨尊地位的措施”改為“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將“京劇等劇種的產生與發展”改為“京劇等劇種的產生、發展與藝術成就”。選修中,“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部分,刪除“亞里士多德”,將“李時珍”替換為“詹天佑”。這些變化要特別重視。
要根據考核目標與要求中的四種不同測試要求,結合典型題示例更新,分析考點可能的測試能級,有效地提高復習針對性。
復習時,要在老師指導下,結合前期復習反饋,對照考綱,立足教材,補強短板,逐一落實考點,夯實基礎。
二.整合拓展——多維聯系,思維整合
復習中應重視縱橫、中外等多維聯系,注重思維整合。
以時間為依據,挖掘與主干知識相關的延伸性知識,注重必修教材之間的關聯性,兼顧選修。以中國史和世界史為橫軸,古代、近代、現代為縱軸,以政治、經濟、文化為副軸,在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并從中認識規律。要會用唯物主義和多元史觀的觀點和方法認識歷史事物,認識和解決問題。
要特別重視中外歷史大事年表,把諸多現象納入世界歷史大背景中重新審視,增強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各自特色的深刻性。如,中國近代的沉淪與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殖民擴張是分不開的;中國現代外交政策的形成與世界格局的變化是分不開的。
要適當關注社會熱點、學術焦點、地方史相關的主干知識。今年的熱點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十九大、周年熱點等,都可以從歷史學科角度去理解、分析、運用。
三、精準訓練——精選深解,規范反思
選題要“精”。以近年江蘇和全國高考歷史真題為主,各市模擬試題等為輔,增強備考的適應性。
理解要“透”。不僅要理解答題思路,同時也要揣摩命題意圖,注意解題技巧總結和運用。如,非選擇題的靈魂是材料,解答注重五個字——讀、審、扣、聯、答。
過程要“規”。訓練時,要限時,調整到臨考狀態;答題時,做到 “五化”:書寫工整化,層次段落化,表述要點化,要點序號化,重點優先化。
鞏固要“實”。注重訓練反思,要回看試卷,分析失分原因,尋找知識漏洞,及時查漏補缺,學會舉一反三,調整復習策略,實現“感性做題”到“理性運用”。
總之,在沖刺復習中,只要我們精細研究,精準備考,集中有限的時間把考點學通透、學靈活,并注重訓練實效,一定能拓展復習深度、思維高度、視野寬度,達成高考目標。(莊婷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