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張蘇婭 趙君紅)1月29日上午,市開發區與山東中投泰華新能源集團舉行項目簽約儀式。這標志著總投資10.82億元的年產8000臺LNG罐式集裝箱項目正式落戶開發區。在此次簽約之前,市開發區安排項目服務專員,負責該項目公司登記,協調代辦前期手續,在簽約當天就完成了項目公司的注冊,并頒發了連云港深冷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營業執照。
這僅是市開發區提檔行政效能,打造港城最佳投資地的實踐案例之一。今年以來,市開發區持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塑環境、優服務上下功夫、動真格,改革新動能持續釋放,企業、群眾的歸屬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證照分離”改革成效顯著,有效激發商事主體創新創業活力。市開發區學習借鑒浦東新區經驗做法,結合國務院關于“證照分離”改革的最新部署,制定并完善開發區版的落實舉措,通過簡化審批,有效縮短了企業從設立到經營的時間,使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證照分離”改革開展以來,市開發區新設企業1138戶,同比增長44.05%;新設個體戶1084戶,增長24.03%,商事主體創新創業活力明顯增強。
“3550”改革自我加壓,力爭實現“2330”常態化。今年以來,市開發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目標,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流程、壓縮申報材料。在企業設立環節,大力推行手機實名認證和數字化簽名,全程電子化登記比率超過70%,其中新設企業達90%以上;在施工許可環節,通過將預審代辦、區域評估、信用承諾等改革舉措有機融合,辦理流程進一步精簡優化。目前,該區“3550”改革已基本實現“2335”常態化,下一步,將自我加壓不斷優化園區營商環境,力爭實現“2330”常態化。
此外,市開發區還對政務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新提速。利用創智大廈2、3層共計近8000平方米空間建設新的辦事大廳,其中2樓3600平方米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依據省《公共資源交易現場服務和管理規范》C類標準建設;3樓4400平方米為政務服務大廳,按照企業設立、施工許可、不動產登記、社會事業等四大類別進行功能分區,加快實現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政務服務大廳堅持網上大廳與實體大廳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推進,配備排隊叫號機、查詢機、自主服務一體機等一大批專業化智能服務設備,建立了包括排隊叫號、預約辦理、過程監控、結果評議的全程信息化系統,為實現政務服務審批(服務)“網上辦、不見面”奠定堅實基礎。
市開發區黨工委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萬軍表示,今年,市開發區將以打造“服務最優、門檻最低、審批最簡、信用最高、安全最好”的營商環境為目標,組建并運行行政審批局、深度推進“3550”、“證照分離”、信用承諾制及“互聯網+政務服務”等重點改革任務,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高效的服務,聚焦創新創業的堵點痛點,持續打響改革“攻堅戰”,擴大惠民利企“便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