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麥舊貌換新顏,都是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關懷的結果。我們一定牢記囑托,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雪域邊陲。”提起去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她們姐妹倆的回信,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仍沉浸在幸福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她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在雪域邊陲,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今年10月19日,中宣部授予卓嘎、央宗姐妹“時代楷模”稱號。
卓嘎、央宗姐妹成長生活的玉麥鄉,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盡管這里距離隆子縣城不過200公里,但隔著日拉山等三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每年大半年時間大雪封山,是個邊境“孤島”。
上世紀90年代初以前的幾十年歲月中,大部分時間里,桑杰曲巴和他的女兒卓嘎、央宗生活,父女三人克服種種困難,秉持“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的堅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通過放牧守護著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神圣國土。
黨的十八大以來,邊陲玉麥發生巨大變化,原來的“三人鄉”增加到9戶32人。“全鄉有13個孩子在山外讀書,政府包吃、包住、包學雜費。去年全鄉人均收入超過5萬元,日子開始紅火起來。”卓嘎曾擔任過24年玉麥鄉鄉長,她回憶說。
2017年10月1日,在邊境“孤島”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卓嘎、央宗姐妹,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
讓卓嘎、央宗姐妹意想不到的是,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的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她們倆回信了!總書記在信中肯定了她們父女兩代接力為國守邊的行為。
今年初,卓嘎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央宗被推選為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根據她們父女兩代人放牧守邊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我的喜馬拉雅》,今年11月16日開機拍攝。
如今,卓嘎、央宗姐妹仍保持著牧民的本分。卓嘎一家5口,有80多頭牦牛;央宗一家4口,有60多頭牦牛。她們一如既往,放牧守邊……
卓嘎深情地說,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的感召,她遠在江西南昌讀大學的女兒巴桑卓嘎表示,畢業后要回玉麥,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央宗的兒子、玉麥鄉第一位大學畢業生索朗頓珠,年初也如愿以償回到鄉里成為公務員。
(轉載自《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6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