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條嶺,多彩田園;四季節(jié),果香黑林”。站在高處放眼贛榆區(qū)黑林鎮(zhèn)“藍莓小鎮(zhèn)”,大片的藍莓園,繁花朵朵,像一個個掛在枝頭的銀鈴鐺?!翱矗{莓已經進入盛果期,要不了20天應該就可以采摘了?!痹诰嗪诹宙?zhèn)鎮(zhèn)政府東3公里處一片藍莓園里,主人張同斌樂呵呵地向筆者說道。藍莓園內,一顆顆飽滿圓潤的“藍精靈”綴滿枝頭,被一層薄霜包裹著,搖曳生姿,讓人垂涎欲滴。
今年51歲的張同斌養(yǎng)過豬、賣過飼料、吃過苦、受過累。初中畢業(yè)后,天資聰穎的他很快就找到了一條合適的創(chuàng)業(yè)路———在村外辦起了養(yǎng)豬場及“糧食加工作坊”,為附近的鄉(xiāng)親們加工水稻、玉米、小麥等。5年前,他又將目光瞄向了藍莓產業(yè),開始引進藍莓種植,并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打造出集銷售、采摘于一體的藍莓產業(yè)園,走上了自己的小康之路。
據介紹,近年來,為保障本地群眾利益最大化,黑林鎮(zhèn)在引進龍頭企業(yè)的同時,大力推廣“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農戶”的發(fā)展模式,鼓勵當地群眾依托龍頭企業(yè)發(fā)展特色水果種植,把他們的利益深深嵌入產業(yè)鏈條,讓他們分享到最大份額的蛋糕。張同斌就緊緊抓住了這一大好機遇,“我覺得藍莓市場很有發(fā)展前景,值得嘗試,值得去干。”張同斌說。
建園之初,張同斌也經歷了許多艱難和辛酸:缺少種植基地、缺乏資金……但他并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發(fā)展藍莓的決心。在村干部的幫助下,他爭取到了創(chuàng)業(yè)貸款。“有了這些資金,土地承包下來了,樹苗買來了,藍莓大棚也建起了三個……最終建成藍莓園?!睆埻缶拖窈亲o自己的孩子一樣,小心翼翼地打理著園內的每一株藍莓樹。
“剛種植藍莓時,我引入了3個品種,但由于藍莓生長對土壤條件要求苛刻,在缺少技術經驗的前兩年,藍莓的產量和收入都很低?!睘榇?,張同斌不斷學習探索總結,根據藍莓的特性培土、施肥,漸漸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技巧,“那時候聽說不興打除草劑,地里的草長得多了,我就一直在地里除草、薅草,地里的糞也都是我用小車推進來的。”
而為了保證藍莓純天然、無污染,張同斌堅持不噴灑農藥;為防止果樹生病蟲害,除了使用粘蟲板外,他又時常待在園里人工除草,察看果樹生長情況……就這樣,經過5年的精心培育、悉心管護,張同斌園內的藍莓品質一年比一年好,種植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到今年,他家藍莓產量達到2000公斤左右,3個大棚收入近30萬元。
“我爺爺今年98歲,我孫子3周歲,如今我家是五世同堂,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家走上了小康之路。下一步,我還打算繼續(xù)擴大藍莓種植規(guī)模,把種植經驗傳授給周邊農戶,讓大家一起發(fā)家致富?!睆埻笞院赖卣f。
在采訪結束離開不久,筆者便收到張同斌發(fā)來的一條短信,上面寫道:
黨的政策入民心,
藍莓開出幸?;?。
五世同堂逢盛世,
小康路上頌黨恩。
盡管讀起來不是押韻,但卻表達了他內心深處對黨的無限熱愛和感恩之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肖婷婷 秦繼真)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