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程鵬 攝
【連網】 如何讓重大主題主線報道“入腦入心”?4月21日下午,在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平行論壇“青春律動 ·Z世代網絡空間新表達論壇”上,多位主流媒體代表及自媒體代表齊聚圓桌論壇,共同討論重大主題主線報道的青年化、網絡化表達。
“重大主題報道,從策劃到審稿、發布的全過程,如何展現青年的聲音,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主流媒體如何在主題報道中做好青年化表達呢?”論壇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現場開問。
“如今的年輕人一邊喊著‘躺平’,一邊點贊《山海情》《覺醒年代》,充滿正能量。Z世代,有很多不同的面向,無法用一個詞或幾個詞來定義。”“俠客島”微信公眾號負責人張遠晴表示,主流媒體一定要了解年輕人,才能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結合工作實踐,張遠晴提到,面向年輕人傳播正能量時,一定不能用充滿“爹味”的指導。“他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和方式,我們要做的是俯下身子跟年輕人做朋友,與他們產生情感上的聯系。”
“我們要明確主流媒體和青年之間的關系,眼前的關系和長遠的關系,然后把青年擺進去。”新聞短視頻“青蜂俠”負責人王海認為,要堅持精準傳播,根據各類青年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把主題主線報道傳遞給他們,同時注意提煉共性,抓住青年共同的關注點,去開展報道工作。“我們還應該進行青年化調查,因為青年化表達不僅僅是簡單的網言網語,也不是炫酷和耍帥,而是把主流和主線連接起來。我們應該在解決青年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我們的主題報道的青年化。”
“我理解的青年化報道,首先一方面它要吸引年輕人的關注,但其實另一方面它也不僅僅是吸引年輕人,而是我們需要去創新話語表達的一種方式,讓好的內容能有更好的傳播途徑。”“寶藏青年工作室”負責人梁甜甜說?,F場,梁甜甜用輕量化、強互動、張細節三個關鍵詞展現青年化報道的特點。“我們都知道年輕人其實對長篇大論的接受度不是很高,所以我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篇幅去傳遞最豐富的信息和價值。其次,互動是最能連接受眾,尤其是增強和年輕受眾之間關系的一個橋梁。”梁甜甜說,“好的內容,一定有很強的稀缺性,尤其是重大主題主線報道,各家媒體都有相似內容的時候,我們去挖掘一些小的細節的點去做一些差異化的報道,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B站知名UP主代表“有機社會”唐思雨認為,在重大主題主線報道上,自媒體有屬于自己的優勢。“相比主流媒體而言,我們可能跟觀眾走得會更近一些,其次得益于我們更加草根的形象,我們在內容的創作上會顯得更加自由、靈活。”唐思雨希望,在重大主題主線報道的青年化表達中,可以加強主流媒體和自媒體的合作,相信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創作空間,以更貼近青年人的方式,在輿論場上形成一個更大的聲量。
現場嘉賓一致認為,今后將建設好青少年聚集的網絡平臺,創作更多青年喜愛的網絡文化產品,把要講的道理、情理、事實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語言和方式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