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如何推動形成良好的網絡生態?4月22日下午,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平行論壇“激濁揚清·共建億萬網民新家園”在南京舉辦,專家學者、主流媒體及商業平臺代表、網絡名人等齊聚一堂,探討多元主體共筑清朗網絡空間的作用,共商網絡新家園的實現路徑。
“激濁就是揚清,揚清就是激濁。”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猛認為,在一些重大突發事件中,主流媒體應當以最接近真實的信息流引導輿論方向,用具有說服力的細節讓新聞報道回到真實、平衡、客觀的軌道上。他分享了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指導的《狂飆》等影視劇的心得,提出應當力求通過講故事與受眾共情。“無論傳播技術如何進步,故事是人類誕生為止最好的傳播技巧。”
“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世界變成了你中有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網絡空間成為億萬網民新家園。古老的中國書法也從在新家園煥發出新活力。”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道德委員會副主任孫曉云表示,中國書法肩負著對時代的前行鼓與呼的重任。她說,書法家協會將加強行業隊伍建設,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中書寫新時代的新氣象與新篇章。
微博是億萬網友的集聚地。微博政府媒體事務副總裁、總編輯陳麗娜說,微博將充分發揮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廣泛匯聚向上和向善的正能量。“大家最近可能已經發現,微博熱搜有些細節上的變化,我們上線了暖新聞機制,每天把鏡頭對準普通網民,記錄平凡人的閃光點,并在熱搜上進行集中體現,讓正能量隨著暖心故事入腦入心地傳遞和弘揚。”。
“針對傳播秩序、未成年人保護等問題,快手平臺在‘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指引下,自主開展了守夜人行動等特色內容生態治理計劃,對青少年模式、防爆防護、一鍵處置等產品功能進行優化升級,以最嚴厲的手段打擊違規。”快手科技副總裁、總編輯劉洋說,快手力求讓每個用戶找到最權威的新聞信息、最有趣的優質內容的同時,獲得最安全的使用環境、最安心的使用體驗。
網絡生態治理離不開創新技術的應用。360集團副總裁、總編輯劉兆輝介紹,近年來,360集團積極響應和參與專項行動,全面有力打擊網絡暴力等問題。“我們完善了公示賬號IP地址的歸屬地、網絡賬號所屬MC機構等工作機制,加大違規賬號處置力度,提升其違規成本。未來,我們將繼續堅守正確的價值觀,讓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為正面宣傳賦能。”
“一個清朗的網絡生態系統建構一定不是單一要素,一定是多要素共同協同才能夠生成整套系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認為,治理網絡生態要從自律、他律兩個層面著手。“光靠政府不夠,光靠企業平臺也不行,光靠民間力量也不足,網絡生態建構需要大家共治。”
文藝作品在網絡生態構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家一級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張光北認為,優秀的文藝作品不能夠在潤物細無聲中提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他以參與監制的《覺醒年代》舉例,講述了主旋律視影視覺創作的感受。“衡量一部影視作品不應以經濟效益為首要目標,而是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要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
網絡是各種信息匯聚的空間,也是各類知識科普的平臺。人人皆媒時代,健康資訊市場空前繁榮,但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上海市同濟醫院急診創傷救治中心主任兼大健康工程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王韜在實踐中發現,開發受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方式能夠用專業聲音取得良好傳播效果。“比如青少年喜歡玩游戲,我們就從這個方面入手開發了一款叫做‘急救闖關顯身手’,通過游戲進行健康科普。”
網絡謠言是網絡生態治理的重要方面。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如何減少網絡謠言的滋生?在南京公安局江寧分局民警、網絡大V“江寧婆婆”王海丁看來,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正本清源、守護平安。“比如我們警方在進行網絡辟謠、澄清事實的時候,要講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因為破除網絡謠言不是看你說得對不對、假不假,而是要告訴大家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記者 苑青青 國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