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運鹽河,半部海州史。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有這樣一條河,一水流光,古稱漕河,現在當地人稱它為鹽河。這條流淌了1400多年的河,承載著大運河鹽文化的厚重歷史,記錄了自唐朝迄今海屬地區的政治、經濟、人文等多方面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鹽河不僅是鹽運歷史文化的印證,也是連云港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3月19日,由海州區委宣傳部、海州區文聯主辦的紀錄片《大運河文化帶之海州鹽河》首映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海州區民主路老街舉行。
據了解,《大運河文化帶之海州鹽河》以鹽河在運河文化帶多線空間表達中的文化特質為開篇,以淮鹽與鹽河發展為背景,講述鹽河所催生著城市繁榮、港口興盛、燦爛的鹽河文化,著力展現這條生生不息之河的歷史變遷、生活情感、生命精神和時代價值以及在海、陸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中的重要作用,是一部具有歷史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紀錄片,也是迄今為止江蘇省內首部反映大運河文化帶海州鹽河的紀錄片。
為真實呈現海州鹽河的滄桑巨變,同時讓紀錄片生動起來,該片不僅引用歷史照片、地圖等史料及人物講述,還通過多線、多維空間的敘事結構,拓展鹽河風光帶文化內涵和現實價值,運用生動藝術的鏡頭展示大運河文化帶鹽河文明和歷史文化資源。“我們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加快節奏,適當加入了動畫、特效等現代元素,使敘述具象化、生動化,給整部片子增加視覺化力量。”該片編導、海州區作家協會主席楊光華介紹。
中共海州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于洋表示,這部紀錄片彰顯了文化自信的地標性工程,傳承了海州鹽河的歷史文脈,弘揚了奮斗進取、與時俱進、海納百川的運河精神,這為推動海州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富美高新海州提供了不竭動力。
千年運河貫穿古今,海州文脈奔涌不息。大運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鹽河文化是大運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她承載著京杭大運河的淮鹽運輸,促進了古海州河海聯運、對外貿易、人文交流,讓海州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成為港城人民的母親河。(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邵沛源 徐歡)
總值班: 王夫成 楊樂簫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