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21年10月19日 9:30
地 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民族處處長 尚德振
發布人: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 蔡驥鳴
發布議題:介紹連云港市民族村的發展情況
尚德振:各位來賓,新聞媒體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連云港新聞發布廳,舉辦“同走致富路,團結共奮進”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連云港市民族村的發展情況。
在此,首先感謝大家對我市民族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現在,我介紹一下參加本次發布會的相關人員,連云港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蔡驥鳴同志,我是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民族處處長尚德振。
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新聞媒體有:新華日報、中新社、江蘇經濟報、江蘇新聞網、連云港廣播電視總臺、連云港人民廣播電臺、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連云港發布。
參加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縣區民宗局代表、市民代表、少數民族群眾代表。
在此,感謝各位的到來。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共有兩項內容:一是由蔡驥鳴副局長介紹近年來,連云港市民族村發展情況;二是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現在,由蔡驥鳴副局長介紹近年來,連云港市民族村發展情況。
蔡驥鳴:新聞媒體的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的新聞發布會。我們由衷地感謝大家對我市民族工作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連云港是一個民族成份較多的少數民族散居地區,現有回、滿、苗、彝等53個少數民族。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約1.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約0.98萬人,共有7個民族村。
近年來,連云港市民宗局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實施全市民族村建設“趕超行動”和“‘石榴紅’民族村振興示范工程”,按照“基礎設施提升、產業繁榮發展、助推富民興村”的總體思路,制定民族村發展規劃,排定具體項目和節點任務,推動全部7個民族村建設“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為實現民族村富民興村目標作出積極貢獻。2017年以來,共爭取中央和省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875萬元,市財政配套撥付市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00萬元,幫助2個民族村摘掉省經濟薄弱村的帽子,助推全市民族村民富、村強、產業旺。
一、對標找差精準幫扶,把好民族村“方向舵”
由于歷史、社會、區位等因素,我市民族村經濟發展呈現“縱向對比有發展,橫向對比有差距”的總體特征。縱向相比,民族村經濟社會逐年發展;橫向相比,部分民族村在全省民族村中處于落后位置。深入分析民族村自然稟賦,找準優勢,理性對照標準,揚長補短。印發《連云港市進一步加快推進少數民族村組發展的實施意見》,把民族村組富民興村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一部署、統一要求、統一實施。印發《連云港市民族工作聯席會議兼職成員單位職責及兼職委員名單》,對接協調各兼職成員單位共同推進。認真制定《民族村三年發展計劃》,排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突出民族村發展特色,切實提升幫扶行動的可行性和實效性。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鋪好民族村“致富路”
過去的民族村基礎設施薄弱,村內道路破舊不堪,每逢陰雨天,道路坑洼泥濘,不僅給村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還嚴重制約當地經濟發展。市民宗局立足民族村發展實際,多次入村入戶調研,連同縣區、鄉鎮、村四級單位協商,制定可行性計劃,共投入1025萬元,持續幫扶民族村抓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現已建成近百條村內水泥路和生產路,修建12條下水道,新修電灌站1座、農橋2座、排水渠3條、灌溉渠2000多米,安裝路燈284盞,新栽綠化苗木2000余棵等,逐步改善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少數民族群眾鋪設出一條“致富路”。
三、加大產業項目發展,架起民族村“連心橋”
產業興旺是農村各項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發展好產業,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才能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實現生活富裕的目標。市民宗局加大對民族村少數民族生產項目建設扶持力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具有本地資源優勢的特色產業,逐步出打造左莊村鮮切花種植基地、恰恰村恒溫大棚、黑林鎮少數民族工業園區、班莊鎮標準化廠房、四隊鎮少數民族工業園區、圩豐村少數民族發展基地,實現了村村有產業的良好發展勢頭。建立高校、民品企業與民族村的聯動共建機制,建立1家少數民族雙創培訓中心,每年至少開展少數民族技能培訓4次,惠及少數民族群眾1600人次,就近就業500余人。每年舉行全市民族村項目建設開工儀式,推動民族村富民項目發展,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真正實現少數民族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架起一座富民興村的“連心橋”。
四、創新舉措增強活力,鑄牢民族村“團結魂”
在民族村大力開展“紅石榴家園”創建,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契機,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掀起學習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的熱潮。開展“民族和諧家庭”評選活動,建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打造“紅石榴文化廣場”“民族團結文化館”“紅石榴大舞臺”等,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有效載體。充分利用“建黨節”“農民豐收節”“國慶節”等重要宣傳時間節點,圍繞“聽黨話 跟黨走 感黨恩”,開展全市各民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個一”系列活動,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廣場舞大賽、民族知識競答、“慶豐收,迎小康”文藝會演等活動,鑄牢各民族群眾的“團結魂”。
五、努力辦好民生實事,共圓民族村“幸福夢”
市民宗局積極幫扶改善民族村學校辦學條件,完善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建成1所民族小學,完善農家書屋、便民超市、老年活動室等服務功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社會保險參保率分別達100%和98%,初步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多次走訪慰問少數民族困難群眾、關心關愛少數民族學生,積極解決農村婚進少數民族婦女戶籍問題及子女入學難題。啟動法律援助機制,調解處理少數民族矛盾糾紛,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益。組織市少數民族定點醫院赴民族村開展義診活動,為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白內障患者提供免費治療,實現少數民族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夢”。
我們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市委黨代會精神,主動擔當、奮發作為、真抓實干,為推動民族村鄉村振興,維護全市各民族“大團結”,加快“后發先至”、全面開創新局、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新港城作貢獻。
尚德振: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把握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著力加快推進民族村振興發展。全市民族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的增長,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富足;少數民族技能培訓有序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完成了從“輸血”到“造血”,從“基礎設施提升”到“產業繁榮發展”的根本轉變;民族村現代化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下面歡迎各位記者提問。
記者:我市共有7個民族村,具體是哪7個村呢?
蔡驥鳴:連云港市共有7個民族村,分別為東海縣李埝鄉恰恰村、山左口鄉左莊村,灌云縣四隊鎮二隊村、四隊鎮付岔村、圩豐鎮圩豐村,贛榆區黑林鎮黑林村、班莊鎮歡西村。
記者:近年來,我市民族村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績,請問主要通過什么方式擴大宣傳,有怎樣的社會反響呢?
蔡驥鳴:主要利用各類官方網站、“學習強國”“交匯點”等具有影響力的“三微一端”,擴大宣傳影響力。其中,《緊扣鄉村振興加快民族村發展》被《中國民族報》和中共中央統戰部網站采用,《江蘇灌云:養殖水蛭勇闖致富路“吸血蟲”變“吸金蟲”》《江蘇東海左莊村:少數民族媳婦的“花樣生活”》等4篇稿件被“學習強國平臺采用”,《民族團結一家親 互幫互助慶豐收》等2篇被“交匯點新聞”采用,《從“心”開始,叩開少數民族家庭致富之門》等2篇被中國江蘇網采用,集中展現了近年來我市民族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少數民族群眾富足快樂的良好風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記者:七一前夕,我市開展了各民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個一”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可以詳細介紹一下嗎?
蔡驥鳴:七一前夕,圍繞“聽黨話 跟黨走 感黨恩”,開展了全市各民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個一”系列活動,即組織了1次“學黨史頌黨恩 中華民族一家親”黨史知識競賽,舉辦1次“民族團結譜新篇,石榴花開耀港城”民族工作圖片展,拍攝1部民族工作專題片,舉行1場“團結進步心向黨 民族和諧頌黨恩”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各民族文藝會演,編印了1本《連云港民族工作》宣傳畫冊,舉辦1場黨史學習教育集中宣講報告會,開展1次黨史現場教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記者:2020年全市范圍內開始創建“紅石榴家園”,可以詳細介紹一下“紅石榴家園”創建工作嗎?
蔡驥鳴:石榴,中國傳統文化視為吉祥物,多子多福的象征,恰如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寓意56個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紅石榴家園”是基于這一論述開展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有效載體。我市“紅石榴家園”是集“便民服務+政策宣傳+協商議事+法治建設+團結進步創建”為一體的綜合載體。去年,我市共有6家單位被評為省級首批民族工作“紅石榴家園”,今年,我們在全市更大范圍內開展創建工作,年底將評選出30家市級民族工作“紅石榴家園”,7個民族村“紅石榴家園”創建工作均已啟動。
記者:今年民族村省級專項資金將用于哪些項目領域呢?
蔡驥鳴:今年我們的民族村建設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民族村產業項目的建設和提檔升級,根據各民族村前期的項目申報情況,擬用于左莊少數民族村花卉產業化擴建、灌云縣四隊鎮二隊村特色“水蛭”養殖、贛榆區班莊鎮工業集中區少數民族等7個項目。
尚德振:因時間關系,提問就到這里。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以此次新聞發布會為新的起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更大力度推動各族群眾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民族村美麗田園鄉村建設。更好地肩負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港城建設的現代化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劉昆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