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張懷珊
端午節,揚州仙女廟,家家戶戶從里到外皆有說項,從頭到腳都須講究。尤其操持家務的女人們,秀的是巧手,兩眼一睜,忙到歇燈,都在暗暗較勁。
家里要擺菖蒲,放艾葉,薰白芷,燃蒼術,做清潔;中堂掛鐘馗像,辟邪鎮妖;案臺上要放“五供”:枇杷、桃子、櫻桃、西瓜、紅杏和石榴花一束;裹粽子;張羅“十二紅”……那是必須的,固然賽巧見絀,可在仙女廟女人們看來,
精心捯飭自己的寶貝,才端的是十二分要緊。
在娃兒的額頭上三橫一豎畫個“王”字桃紅記,儼然小老虎下山,出人頭地不簡單。
穿上快樂寶寶老虎衫,紅綠黃色盡開顏。頸項里掛個老虎頭,綴有“五毒”圖形: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以示百毒不侵,金剛不壞身。
手上拿個布老虎,上面繡有龍、蛙圖案和“好運、富貴、平安、吉祥”等字樣,祈愿生龍活虎呱呱叫,倒霉晦氣不擋道。有的布老虎很波俏,尾巴翹得高高,還有花朵在飄,“長尾巴”是長命百歲的希冀。
娃兒胸前還要掛一個鴨蛋絳絳,滾來晃去四下招搖。兩只手腕上戴百索子,鑲桃核,扎花樣,七彩線,韻味長,留著“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七月七,促成牛郎織女好,喜鵲含了搭鵲橋”。
腳上穿雙老虎鞋。虎頭虎腦,虎虎生氣。睡覺枕頭老虎狀,帳子里還要掛上大頭老虎“鬼臉子”(方言,面具),保佑吃得香,睡得著。
這些物件不僅惟妙惟肖,虎虎生威,更好玩的是有的里面還安了機關,一碰一按,就會“嘰嘰嘎嘎”叫喚不停,逗得小家伙愛不釋手,穿大街,走小巷,捺來捺去不停歇,平添了獨有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