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小萌
這幾天有點飄飄然。
由于我在朋友圈提及自己給君子蘭“喝”啤酒,滄州好友殷毓平“如法炮制”,前天發布了她家君子蘭盛開的美照,并“極力吹捧”:“司馬老師又教養花一妙招。簡直是司馬無敵!”如果在攝影方面吹一下牛,我還“得心應手”,畢竟排名不算靠后。但要說養花,對不起,請允許我徹底謙卑一回。
印象中我從沒買過盆花。家里僅有的幾株植物都是朋友送的。原因很簡單:我家沒有露天陽臺,每天日照頂多兩小時,“硬件”不夠。再者,俺心腸軟,委屈花的事,是不干的。而且按照“五行學說”,我命中缺土。懂了吧?
就拿我家這盆君子蘭來說,是入住新居時朋友送的,到現在花齡應該不止二十歲了。還好,雖然北京氣候干燥,但這花特別耐旱;還好,雖說此花并不耐寒,但即便冬天,我家陽臺也不會低于十攝氏度。至于行家說,要施肥、換盆換土之類,從沒做過。請原諒俺這個巨怕麻煩的射手座。
但有一點可以嘚瑟:我給君子蘭“喝”啤酒!啤酒是樓上閨蜜小孫送的。小孫差不多隔個半年就塞我一瓶,都是“有頭有臉”響當當的牌子。“偶爾喝喝,有益健康”,小孫這樣說。
啤酒這玩意,有點苦有點澀,不香不甜,有啥好喝?(寫到這,聽見噓聲一片!)每逢聚餐,看到不少漢子五瓶八瓶地往肚里灌,除了頻繁地“進口”“出口”,有啥好處?(寫到這,又聽見噓聲一片!)
我,齜牙咧嘴,勉強喝兩口,以報答閨蜜的美意。其余,則倒進花盆,讓君子蘭也營養營養,物盡其用。至于啤酒的功效有多大,沒總結過,反正也沒指望君子蘭感動。頭些年,君子蘭年輕力壯,一年盛開一次,后來漸漸少了,兩年一次。因疫情宅家快三年了,一直沒動靜。也許和我一樣,心情不爽……
沒料到,那天在陽臺上無意一瞥,這盆老花,竟然含苞了!不開則已,一開驚人:整整17朵!這么豪放,可以和9年前相媲美。記得那時,在靚麗的君子蘭前,我給4歲的孫女拍了一組照片,張張傳神。
太好養的花,太可愛的花,就這樣不動聲色地綻放,給我驚喜。“時間真快啊!小人兒長成大人了。”“這肉根花難養,請傳經送寶!”“請司馬老師設個育花課,普及一下君子蘭知識”……朋友圈里熱鬧非凡。
如此鼓舞人心,誰能無動于衷?于是,假花匠“花”心萌動,平生第一回,從花市買回一盆花。什么花?梔子花。
2010年春晚,王菲唱了一首歌,名《傳奇》。有一句歌詞叫人印象深刻:“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此歌從巨星口中流出,眾人跟風,紅遍全國。而我,只因為在公元2022年春節過后某一天,被閨蜜小夏和其老公拉去花市,偶爾從梔子花旁走過,再也沒能忘掉那令人心醉的芬芳。
回到家百度一下。據說梔子花的枝葉一年365天都不會凋謝,再加上優美的外形和濃郁的花香,因而它的花語叫:“守候一生”。太浪漫了!我把這段話寫進散文,并感慨著:生活雖然不會像花朵一樣美麗鮮艷,但努力調整情緒,偶爾也可以色彩斑斕。花蕾密密的。想到怒放時的壯觀,夢里笑醒兩回。
可是,兩天,三天,四天,就是不綻放。有點急,忙咨詢。“缺水!”從此一天噴水十余次,直至變黃的枝葉又重新綠瑩瑩。衡水好友鐵良更是提供“切身體會”:把整個花盆擱水桶中,泡一夜。花盆泡了一夜,似乎沒多大起色。接下來幾天,花蕾仍然沒有綻放的意思;又加上冬末春初北京依然干燥低溫,我可憐的梔子花,綠瑩瑩的枝葉又重新變黃。不能,不能讓它的生命結束在我的手中!我果斷送走。也許別人能給它一線生機。
有多希望,就有多失望。失望者隊伍里有不少北方同胞。濟南攝影大咖張中的經典留言是:“‘梔子花的枝葉一年365天都不會凋謝’,一個美麗的謊言。春節前養死了3盆,來時花苞滿枝,卻一朵未開地走了!”(俺覺得,他的話里,多少有批判我的意思。認真慚愧了五分鐘。)
北京一零一中學小學妹楚建梅,常年參加對動植物的公益考察,很有點學問。她教導我說:“在沒有換土的前提下,南方的梔子花在北方干燥的暖氣房里基本是養不活的。環境溫度,特別是環境濕度,對梔子花太重要了,濕度要足夠高才行。我小時候買過一次梔子花和山茶花之后,再也不買了,北方人伺候不起。”(俺覺得,雖然她比較“權威”,但在單純的梔子花面前說什么“伺候不起”,人家聽著會有點刺耳。)不過,她又笑著找補:“這花若是在成都,丟院子里,隨便活!”順便提一下,這姑娘小時候在成都生活,算半個成都人。
站在窗前,浮想聯翩,突然憶起一首詩,依然出自石家莊小兄弟杜同學。這小子三天兩頭在朋友圈發表詩作,有幾首很打動我,借來用用。盡管有點凄涼,還有點拗口:
“從前不曾有我/以后也將無我/我為我苦精疲力竭無另個我可說/我從我樂隨波逐流沒事偷著呵呵/我曾來過/不負蹉跎”
好吧,這花不開那花開。哪方土壤適合,就在哪里扎根吧。與其在水土不服的環境茍延殘喘,不如到水土皆宜的天地暢快呼吸。
從來沒有奢望,始終擁有盼望。花如此,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