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追尋是為了永遠銘記

      樂 心

      時值寒露過后,遍地金黃,風送來谷物生長的氣息。繁茂豐盈的當下,令人更加懷念先輩英烈。

      (一)

      周鐵老鄉張振強發給我一張圖片:畫家陳行曄創作的版畫《秘密會議》。此畫再現了1923年地方黨史中的大事件:無錫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畫中六人,居中而坐的應該是團支部書記張效良。

      張效良40歲去世,現有黨史中,找不到他的一張照片,這張版畫讓人尤感親切。他現有的生平事跡,今天看來內容比較簡單,我很想知道他更多的故事。

      振強是周鐵人,與張效良是族親,他對先輩懷有崇敬之情,且在無錫長期從事檔案工作,精于梳理搜尋史料,而我擅長尋訪調查,彼此分工配合,尋跡先烈過往,也許會有新發現。

      果真,這一追尋,掀開了張效良波瀾壯闊的真實人生。

      (二)

      現今高度發達的網絡,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振強利用數據庫,將上海圖書館1923年《申報》上有關張效良(志和)的16份報紙內容下載下來。

      99年前的報紙,完整記敘了張效良新加坡拘禁事件經過。

      他被拘捕的原因是“印刷國恥之二十一條件(現一般稱‘二十一條’)”。

      所謂“二十一條件”,即1915年5月9日,袁世凱被迫同意與日本政府簽署喪權辱國條約,中國人將5月9日定為“國恥日”。

      張效良早年追隨孫中山革命,辛亥革命失敗后,他曾在無錫縣立第一、第三高小任教,1919年赴新加坡,在南洋日夜學校當校長。

      1923年5月9日這天,是“國恥日”紀念日,張效良印制“二十一條件”傳單,宣講不忘恥辱,強我中華,被新加坡政府拘禁。這件事,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華僑紛紛聲援。但當局不肯放人。張效良在獄中給上海各團體寫信呼吁,托中國駐英領事伍璜的外甥火成禮帶回國內。

      1923年6月6日,《申報》第13版刊登了一則新聞《華僑印刷傳單被囚之呼吁書》。

      張效良當時用的是張志和這個名字(志和是他的字)。呼吁信摘要如下:上海各團體諸公均鑒,敬懇者,志和只憑一點良心,服務于教學界者,怱怱已十二年于茲,南渡迄今亦將四載,本年五月九日,因印刷國恥之二十一條件,是夜九時許,被居留政府之華民政府司拘禁,至十二日,判罰二百六十元結案。詎至十八日午后一時前,警探長帶同暗探二名到校,謂“華民政府司請你會話,語畢即返,決無他事”云云,志和即隨之登車。先至警務所,旋即送入此間(四牌坡西廊嶺拘留所)轉瞬又一周矣,未知何日釋放……

      張效良在信中講述了拘禁經過,希望得到援助。

      這份呼吁書刊出后,引發了國內營救張志和的熱潮,《申報》跟蹤報道,前后有11期報紙關注此事。在多方努力下,被關押二月余的張志和出獄,7月10日被新加坡當局押乘浩生輪船,驅逐出境。15日,張志和抵達香港,逗留四日后,改乘新寧輪船于23日上午抵滬,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歡迎。

      《申報》上的內容,講明了事件真相。根據知情人口頭敘說整理的內容,顯然沒有張效良自己寫的信、發表的談話,來得更真實確切。

      (三)

      可敬可愛的先輩張效良,終其一生為戰勝惡環境而奮斗。一份99年前寫的建團宣言,至今讀來讓人激情滿懷:

      我們現在承認和惡環境奮斗,是我們人類底天職;并且相信我們底奮斗,確有善化惡環境的可能……很盼望海內外有心世道的同胞們,快快風起云涌地團結起來;積極努力地奮斗下去;往后終有戰勝惡環境的一日,才不辜負造化給我們一副無上智慧的靈性。

      1923年,對于張效良個人來說,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時間節點。

      這一年的9月17日,他在上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宜興早期共產黨員。

      這一年的10月,他創建了無錫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團支部書記。

      我們從多份史料中,找到他入黨、建團的佐證。因為他在新加坡的愛國行為,回到上海后,黨組織對他格外關注。1923年9月17日,經無錫同鄉糜文溶介紹,中共上海地方執行委員會兼區執行委員會第13次會議批準張效良(張志和)為候補黨員,并立即派他往無錫,開展黨的活動。

      那么,組織上為什么要立即派張效良到無錫呢?

      當時上海地執委兼區執委負責江浙兩省黨的發展工作和革命運動。他們首先確定了要在南京、無錫等地建立黨組織。因為無錫有發達的近代工業,工人人數有7萬左右,工人運動十分活躍。其次,五四運動后,無錫已有一批進步社團,積極傳播研究新思想。這是建黨的組織基礎。

      張效良離開大上海回到無錫,再次到縣立第一高小任教。很快,他通過糜文溶的關系,結識了唐光明、徐萼芳、糜輝等進步青年,并在學校里積極宣傳革命理論,宣傳反帝反封建。學生薛萼果(后成為經濟學家的孫冶方)、顧葆仁兩人經常到他的宿舍去玩,在他的教育啟發下加入了團組織。

      1923年10月的一天,張效良秘密通知在錫的團員,去城中公園西社開會,正式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無錫支部,他擔任支部書記。聯絡地點設在徐萼芳與人合開的洪泰燭號內。

      這次追尋,我們發現1923年12月9日的《申報》上,刊登了無錫組織青年團的消息。這個組織實際上是無錫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外圍組織,以便公開活動。

      張效良忙著籌備這個組織,刊印簡章及宣言等事宜。長年奔波勞累,全身心地投入,此時,他的身體出現了狀況,得了肺病。1924年1月,他回家鄉周鐵養病。

      (四)

      周鐵鎮長春橋下,有一幢民國時的建筑,這是竺西醫院的舊址,現已成為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張效良回鄉養病期間,妻子趙衡去世,他變賣部分家產,購置醫療器材和藥品,與同村好友謝紹柏創辦竺西醫院。貧苦人來看病,不計診費。謝紹柏就讀過南洋大學醫科,負責坐診幫人看病,張效良則以這個地方為聯絡點,培植革命力量。

      傍杏村,現在隸屬于棠下村。根據史料記載,張效良1928年葬于傍杏村西。尋訪中,我在村民張達初的引領下,找到村西的位置。

      張達初今年83歲,據他說:1927年萬益等人領導宜興農民秋收起義,張效良帶領周鐵的幾個農民趕到宜興城里攻打縣政府,當時曾叫他父親一道參加,父親膽小,沒有去。起義受挫后,張效良躲藏在船底,上面蓋著木板和蘆席,避過了敵人的搜查。船開到無錫,他在仙女廟附近一個遠房親戚家暫住,后來肺病發作去世。

      張效良沒有子女,是嫂子和侄子去無錫,把他的靈柩運回來,葬在傍杏村西邊。上世紀70年代,農村搞格田成方,其墳墓被平掉。

      我聽聞后有些惋惜。時值寒露過后,遍地金黃,風送來谷物生長的氣息。看到成片豐收在望的稻田,又覺得有一種生生不息的存在。英烈睡入泥土,雖然沒有墓碑,但豐碑自在后人的心中。

      相關新聞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性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性色欲网站人妻丰满中文久久不卡|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