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多虧有‘政銀擔’搭把手,我才撐到現在的好時候。”日前,海州區其英機械化育插秧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卞耀港滿懷感激地說。其英機械化育插秧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專門從事農機專業化一條龍服務的民營企業,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卞耀港添置新設備、擴大再生產的計劃曾因缺乏資金而一度擱淺。正當一籌莫展之時,卞耀港獲知了“政銀擔”業務,并很快拿到了120萬元的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政銀擔”業務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著力點。去年5月,省農業擔保公司連云港分公司、市財政局、海州區政府和市東方農商銀行四方簽訂了支持海州區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明確由市、區財政出資,設立農業產業發展融資擔保風險金,省農擔連云港分公司按風險補償專項資金1:20的比例放大授信,市東方農商銀行提供不少于3億元的專項信貸額度,加大對區域涉農主體,特別是新型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緩解“三農”領域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問題。
位于板浦鎮的八荒現代農業科技公司也是“政銀擔”政策的受惠企業之一。該公司負責人朱相如介紹,該公司主要從事農作物栽培、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農業管理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目前,共流轉土地3100畝,涉及農戶682家。今年2月,公司急需資金購置農機具和化肥、農藥、薄膜等農業生產資料。海州區相關部門得知情況后,與上述四方單位緊急商議,很快將200萬元的低息貸款送到朱相如手中,緩解了企業周轉資金的難題。
“‘政銀擔’一頭牽著國家的‘糧袋子’、‘菜籃子’,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創新建立財政支持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對于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積極投入鄉村振興事業,支持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海州區財政局局長喬敏介紹。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擴大防疫抗疫金融惠農、利農政策的知曉率和覆蓋面,助力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四方單位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速度,適當延長還款期限,加強續保支持力度,有力地促進了轄區農業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政銀擔”主要服務范圍已涵蓋糧食生產、畜牧業養殖等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農資、農機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以及農田基礎設施、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等。自去年5月海州區推行“政銀擔”業務以來,轄區內合計受益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126家,農業擔保貸款金額1.34億元。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政銀擔’既有效彌補了原有金融服務‘三農’的短板弱項,又提供了支持農業發展的新鮮血液。下一步我們將堅定踐行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提高審批效率,不斷推動‘政銀擔’深度合作,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省農擔連云港分公司負責人伍家兵表示。(記者 王懷詩 通訊員 王一平 段芳 盧建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