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雨后的海上云臺山,云山霧繞,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從高空俯視,大桅尖路曲折回環(huán),猶如一條鑲嵌著紅邊、點綴著黃線的彩帶,靈動地跳躍在山谷間,給海上云臺山束上了一條美麗的絲帶。
大桅尖路是連云區(qū)宿城街道大竹園村連接外界的主要通道,經陶云線直接連通S73云臺山隧道高速出入口。2018年,大桅尖路完成升級改造,從宿城街道起,沿海上云臺山盤山繞行,途經夏莊、高莊、寶山、大竹園4個村莊,終于連云老街,全長18.7公里,雙向兩車道,局部設置慢行步道,技術等級四級。
“在建設過程中尤其重視生態(tài)環(huán)保,把農村公路建設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市公路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是城市不變的底色,也是農村公路的底色。大桅尖路穿過云臺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道路沿線有著豐富多樣的森林植被,還有眾多云霧茶園,可謂有山有水、有花有茶。在改造中,對于山體、山體植被、大型樹木等,減少開挖與伐木,注意保留山體和樹木現(xiàn)狀,避免破壞自然景觀。部分彎道路段采用紅色瀝青路面,顏色活潑自然,不僅可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還為道路環(huán)境增添了別樣色彩;人行慢行系統(tǒng)同樣采用彩色瀝青,用樹根障礙柱與行車道分離,邊側護欄采用樹干紋路樣式,與周邊山地樹林環(huán)境融合。
“以大桅尖路為主要架構的海上云臺山景區(qū)擁有城中景、港邊園、海上山、景融村四大空間組合優(yōu)勢,又因其極富山水畫、田園詩、夢幻情的意境,成為現(xiàn)實中的世外桃源、云騰仙徑。”市公路處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大桅尖路獲評“全國美麗鄉(xiāng)村路”,今年又入選省交通運輸廳推介的江蘇“最美農路”,其以保護自然環(huán)境為原則,線形依地形地貌布設,設施融合沿線環(huán)境,因地制宜、美觀環(huán)保的建設理念,對我市農路建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版圖片由市交通運輸局提供。(王文 崔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