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李如巧 楊洋 王一平)“真沒想到工會組織一直關注著我們,感覺特別開心,特別溫暖。”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生日會在我市海州區新海街道富強社區舉行,這是海州區總工會和新海街道總工會專門為“餓了么”網約配送員(藍騎士)量身定制的集體生日會,這也是海州區總工會蘇工暖“新”行動的縮影。
近年來,海州區總工會通過建立各類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工作隊伍,高度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動向,及時組建新就業形態行業工會聯合會,實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攻堅行動”,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6348人加入工會組織,讓奮戰在全區各行業、網點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可以傾訴心聲、信賴依靠和獲得助力的“職工之家”。
海州區總工會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合理規劃服務陣地布局,全區新建和改造工會驛站15家。在高鐵站臺網約上客區和萬發物流園打造24小時智能化司機之家,按照黨建引領、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的思路,采用“黨建+驛站+服務”的方式,在工會驛站探索開展學習教育、法律服務、心理咨詢、健康醫療、交通安全、就業援助等多樣服務;配備政務一體機、圖書閱讀角、學習桌椅、電視機、直飲機、微波爐、空調、按摩椅、手機充電器等設施設備,為廣大新就業勞動者在休憩之余提供政務辦理、學習教育、生活娛樂系列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以來,海州區總工會共先后開展各類蘇工暖“新”活動46場次,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5000余人次;為快遞小哥、網絡配送員、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免費贈送保險8000余份;為高溫一線戶外勞動者慰問贈送防暑降溫禮包24600余份,并投入9萬余元幫助新就業群體女性勞動者、困難職工解決生產生活之憂。據悉,下一步,海州區總工會將充分整合工會驛站、職工之家等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建設多方位續航驛站,織密“5分鐘服務圈”。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