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市各地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黨史學習教育。他們堅持在創新形式上下功夫,在豐富內容上求實效,在學用結合上見真章,在各自戰線上掀起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濃厚氛圍,讓黨史學習教育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進入徐圩新區工業鄰里中心G3樓“一站式”服務大廳,“安心驛站”選址在人流量大的樞紐位置,紅色主題醒目顯眼,雖然室內面積不大,但雨傘、急救箱、飲水機、微波爐、休息桌椅、電冰箱、血壓儀等用品一應俱全,電子屏上循環播放權威新聞、百年黨史故事、防控防疫要點等宣傳視頻。玻璃窗內,間或有清潔工、快遞員輕輕地走進來,擦把汗、喝口水、歇個腳。“塑窗口形象,樹紅色標桿”,“安心驛站”留言簿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工業鄰里中心是徐圩新區為服務石化產業基地建設,精心打造的產業配套功能服務平臺,是當前徐圩新區規模最大的產業工人集聚區。據統計,工業鄰里中心商圈內,居住著近6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面對“生產不休假、人停產不停”的工作特點,為了探索黨建服務產業工人“八小時之外”的途徑,讓紅色觸角抵達每一個角落,工業鄰里中心黨支部以健全“一個主題多個站點”的黨建陣地服務系統為著力點,打造“星光黨建”品牌,實現黨建工作增容擴面,為石化基地建設大軍鑄就“有溫度、暖人心”的堅強堡壘。
園區發展的動力和生命力何來?來自“兩新”組織和“兩新”組織的優秀人才。作為產業發展、創新發展的主陣地,我市開發區“兩新”組織已成為園區經濟的最主要力量,也是人才集聚的高地。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市開發區時刻抓牢人才群體,進一步明確教育導向、突出教育重點、務求教育實效,讓黨史學習教育在“兩新”組織中“走深”“走實”,成為發展的強大動力。
創新是園區的底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市開發區不斷提高站位、拓寬視野、延伸覆蓋,以人才動力加速“兩新”組織集群化發展。同時還聚焦新醫藥主導產業,開展黨建實踐探索,突破傳統單位黨建模式,成立連云港新醫藥產業黨建聯盟,抓好統籌協調,完善組織架構,規范運行機制,統籌設計企業聯動,最大限度融合醫藥企業黨組織,推動黨群資源充分共享,黨群活力加速釋放。此外,市開發區還改變學習模式,以重點企業、關鍵崗位人才為切入點,組建人才“學習委員”隊伍,開展人才“領頭學、組隊學、時時學”活動,推動“兩新”組織關鍵少數發揮作用。引導企業通過“晨會一刻鐘”“車間微課堂”“食堂微影院”等載體,營造愛黨愛國愛企環境,確保學習成效。
為讓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贛榆區供銷合作總社還將學習教育與成效轉化相結合,注重學有所獲。他們以基層黨支部為單位,依托“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固定學習日、主題黨日等學習載體,結合“學習強國”平臺,開展讀書會、故事會、交流會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把學習教育不斷引向深入。同時還堅持集中與自學、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升學習教育實效,組織黨員到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故居開展黨性教育實景教學活動,引導黨員干部飲水思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邁向新征程的奮進力量。目前,已開展各類學習及教育活動60多次。(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顏旻 王一飛 王國強)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