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周瑩)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依舊復雜多變,各種負面的消息讓人們對經濟未來走勢充滿擔憂。特別是隨著民間投資的萎縮,投資意愿的下滑,每個城市的管理者都在焦灼地感嘆經濟提振的信心在哪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投資671.88億元,增長24.5%,居全省第一位。
內挖潛力 實現工業投資穩步增速
隨著全球經濟進入后危機時代,市場萎縮、訂單下降、全社會投資的意愿開始下滑。在這樣的背景下,業內專家表示,只有城市工業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城市的民生事業才能有錢可投,城市管理才能更加完善,城市的面貌才能更加美麗。
為此,市委、市政府積極統籌謀劃新常態下港城工業發展的規劃戰略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極具引領性、指導性和含金量的《連云港市培強培優企業行動計劃(2016—2020年)》、《連云港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行動計劃(2016-2020年)》和《連云港市上市企業培育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三大行動計劃,內挖潛力,推動全市工業轉型升級。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招商引資難度加大的今天,很多連云港本土企業卻展現出良好的投資意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市積極地啟動“三大行動計劃”,按照連云港現有的產業鏈條,補鏈、修鏈,內挖潛力,積極地促進本土企業實施有效投資,帶動地方規模工業可持續發展。
結構優化 促進新興產業規模增長
工業興則產業興,產業轉型升級,工業首當其沖。
連云港的企業深刻理解了創新的重要性,積極地實施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工程,驅動企業快速發展。數據顯示,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港城臨港產業投資增幅出現小幅波動,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為代表的“三新”產業卻呈現出旺盛的投資意愿。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三新”產業投資達到145.2億元,增長33.6%,增幅高于全市工業投資增速9.1個百分點。
省社科院沿海沿橋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龍高表示,新常態下,連云港的工業投資要主動調結構,要避免發展中出現急躁情緒,主動舍棄傻大粗笨的發展模式,更多地學會運用改革的思維、“互聯網+”技術和創新驅動的模式,力爭在自己的優勢領域拼出自己的未來。
服務升級 推動經濟發展
在招商形勢嚴峻的今天,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投資競爭進入到拼服務的時代。經過多年的集中整治,我市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不過,一些投資商也抱怨連云港存在“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的情況。一個工業項目從落地到建成,存在手續過于繁瑣、程序過于復雜、建設周期過長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集聚有效的投資資源,整合經濟回升的動力,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意見》,減稅清費、促進公共投資,有效地降低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產生現金流、降低杠桿率的能力,增加城市投資承載力。
與此同時,我市還在破解企業難題上下功夫,提升服務產業發展水平和能力。今年開始,我市將開設工業項目服務熱線,企業可以通過該熱線24小時反映事項和投訴,建檔立項,重點督辦,10個工作日內答復企業辦理情況,非本部門職能工作的事項,1個工作日內告知企業辦理部門及聯系方式,全力推動企業方便快捷地解決問題。建立“連云港市重點工業項目管理平臺”,繪制市級重點工業項目和2016年集中開工項目的電子地圖,組建項目巡查服務專門隊伍,定期與項目方溝通,逐月更新項目建設圖片和視頻,動態掌握項目進度,及時會辦項目難題,追溯管理項目服務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