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2018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的開局之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中華民族完成破繭成蝶的關鍵時刻,要引領時代發展,更高質量是必然趨勢,也是不二抉擇。這個更高質量,既是在中國發展歷史進程縱向上比較,要突破傳統發展思維,形成更高質量的發展新格局,也是在人類社會進步維度的橫向上比較,要打破路徑依賴,形成比較優勢明顯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
民族振興進行時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自信是前進的不竭源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短短40年,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如果說以前,中國人的自信,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堅定信念,是一種不甘落后的奮斗韌勁,是一種孜孜以求的不懈追求。那么在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大勢磅礴的新時代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逐漸轉化為全社會的理念認可、價值認同。山高人為峰,信心必須永不缺席,我們有最好的理念指引,有最有力的政黨領導,只要沿著正確的道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砥礪從容,不斷向前,成功就在前方,愿景必將實現。
改革永遠在路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是破局的開山利斧。“兩會”是一場全面深化改革的盛宴,大刀闊斧的大部制改革,持續有力個稅改革,等等,系統而有規劃的深入改革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支持改革、擁抱創新是新時代的必然選擇,從大的層面來講,我們要做改革的堅定的擁護者,用堅實的行動、正能量的聲音去呼應改革、支持改革,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落實落細改革各項舉措,護種發芽、護花成長。從具體工作來講,要聚焦工作中的問題,現實中的難題,激發工作活力,矢志創新作為,敢于當破局者,勇于做探索者,在敢想敢干中走在前列,不舍尺寸之功,推動工作更高質量完成。
美好未來正在招手,實現高質量發展,奮斗是幸福的中流砥柱。天上不會掉餡餅,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時代大潮之下,人人都是切身利益者,歷史滾滾向前,沒有人應該成為看客,唯有激活每一個細胞,擰緊每一顆螺絲,讓更高質量形成思想共識、化作理念自覺、融入點點滴滴,用更加扎實的工作守望更高質量,用更加有力的團結維護更高質量,用更加激昂的奮斗擁抱更高質量,我們更高質量的發展才能厚植牢固的根基。從這個意義來講,每個人都是高質量發展的貢獻者,每個人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受益者,中國的更高質量發展,將由每個人的高質量工作匯聚而成,也必將成就所有人去享有更高質量的人生。(鄭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