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進文 呂靜媛 周思月 馬翠業)暑假以來,我市醫院兒科門診迎來了一波就診熱潮。近日,筆者走訪市區多家醫院發現,小兒外科、兒童保健科等科室門診患者數量顯著增加,眾多家長紛紛抓住孩子的假期時光,為孩子解決疾病困擾、調理身體,開啟健康“充電”模式。
暑期“手術潮”來襲
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外科診室,樂樂媽媽正向醫生詳細描述孩子的癥狀:“最近發現孩子排尿時尿流特別細,包皮還反復紅腫發炎,這情況得怎么處理?需要做手術嗎?”醫生一邊耐心傾聽,一邊仔細查看檢查報告,隨后給出專業建議。
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副院長、兒外科主任強紅家介紹:“最近這段時間,許多孩子來做腹股溝疝、鞘膜積液、包皮等手術。科室的手術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7月1日至7月10日手術量為245臺,較平時增長了約282%。”談及手術高峰的原因,強紅家解釋,“暑期孩子脫離緊張的學業,時間充裕,術后能有足夠時間恢復,不用擔心耽誤課程,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在這個時間段帶孩子來做手術。”
在市婦幼保健院,同樣是一番忙碌景象。兒外科手術排期緊密,除了常見的闌尾炎、腹股溝疝等手術,兒童胃腸鏡檢查與治療、小兒骨科疾病的矯正手術也有不少患者。不僅如此,兒童口腔科和眼科也成了“熱門科室”。口腔科候診區等待的患者,有的要做窩溝封閉、有的則準備進行牙齒矯正。在口腔科,主任魯祥一邊給患兒調整矯正器一邊介紹:“青少年時期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期,很多家長特意趁暑假帶孩子矯正牙齒。”
中醫調理成暑期“頂流”
除了手術治療,中醫調理也在暑期兒童健康領域備受關注。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段悠長的假期,不僅是為下一學期 “充電蓄能”的休息時光,更是借助中醫智慧進行體質調理、預防保健的“黃金窗口期”。
“孩子總說眼睛酸脹、看東西模糊,過來試試中醫調理。”濤濤媽媽帶著孩子來到市婦幼保健院中醫兒科。市婦幼保健院中醫兒科主任李專介紹,像濤濤這樣通過中醫調理改善視力問題的孩子不在少數。針對假期里孩子易出現的近視、散光等視力問題,中醫的眼部刮痧、推拿、中藥熏蒸、核桃灸、耳穴埋籽等保健項目,能有效緩解視疲勞,疏通眼周經絡,改善眼部氣血循環。對于麥粒腫、霰粒腫等眼部疾病,耳尖放血療法也有良好療效。
此外,小兒節氣推拿調理脾胃、中醫減重、中藥膏貼敷“冬病夏治”等項目也頗受歡迎。“今年伏前調理貼的貼敷時間是7月1日至7月19日,每天都有不少小朋友來醫院貼敷。”市中醫院中醫專家分享,“一些孩子有過敏性鼻炎等癥狀,臨床數據顯示,連續貼敷3年的孩子,不僅能緩解癥狀,更能從根本上增強體質,減少反復生病。”
多舉措滿足患兒需求
面對暑期兒童就診高峰,我市各大醫院紛紛采取有效舉措,用貼心服務與專業技術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通灌院區增開了一個病區,并增加了42張床位。”強紅家介紹。同時,醫院組建了夜間診療專家團隊,“專家團”輪流坐診,為慢病患兒或有就診專家需求的患兒提供延時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麻醉科引入舒適化醫療理念,將手術室布置成充滿童趣的童話主題空間,配合專業的心理疏導與新型麻醉技術,使患兒手術配合率大幅提升至85%,平均麻醉時間也縮短了15分鐘,極大減輕了孩子們對手術的恐懼。
市婦幼保健院繼續優化“無假日醫院”服務,針對暑期兒童青少年健康需求,充實無假日門診、檢查、治療、手術等,為患兒提供暑期優質醫療保障服務。今年,該醫院兒童保健部針對孩子們的具體情況開設了夏令營,主要面向6至12歲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容易分心、執行功能障礙等問題的兒童青少年,涵蓋學習能力提升、體態矯正、科學護眼等多個方面,旨在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安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助力他們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
各家醫院均表示,將持續優化就診流程,調配優質醫療資源,全力保障暑期兒童的就醫需求。同時,醫院溫馨建議家長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如需手術治療,可提前通過官方渠道預約,盡量錯峰就診,以便讓孩子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