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連云港遺體器官捐獻登記人數近萬人 “生命的饋贈”還需更多接力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已經離開,但身體的一部分已經化作“禮物”,饋贈給最需要的人,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遺體器官捐獻者。遺體器官捐獻,是用最博愛的胸懷譜寫人間最精彩的樂章。近年來,港城不少人選擇將這份大愛延續,目前,港城成功實現器官捐獻報名登記9436人,遺體捐獻報名登記135人,成功實現遺體捐贈28人,器官捐獻44人。

      留下大愛在人間

      26歲的張女士,近日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遞,一張身份證大小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每次看到器官捐獻延續他人生命的報道,內心都會很觸動,特別是那些偶遇意外或是身患重病的孩子,在承受巨大的悲痛時,家長們的那份大愛,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她笑著說。有這個想法好幾年了,終于成功實現登記拿到登記卡,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如果有一天生命結束了,但是身體的某些器官能救治他人生命,這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港城起步不算早,其中遺體捐獻工作起步于2006年,而器官捐獻從2015年才開始。但是這幾年來,大家對遺體器官捐獻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截至目前,港城成功實現器官捐獻報名登記9436人,其中30歲以下5386人;遺體捐獻報名登記135人。成功實現遺體捐贈28人,器官捐獻44人。

      為了給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的家屬及社會各界提供一個良好的緬懷紀念場所,2011年,市紅十字會在青龍山公墓建設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紀念園,每年清明節都會舉辦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緬懷紀念活動。5米高的五蓮紅石紀念碑上刻著“遺體捐贈紀念碑”字樣,在紀念碑的右側設置了一面紀念墻,墻上刻有捐贈者的名字,有八九十歲的老人,有僅幾月齡的嬰兒,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份無私奉獻的大愛。

      “人一旦走了就什么都沒了,不如捐獻出去發揮最大功能,百年之后,我希望孩子們能幫我把遺體捐獻出去。”西苑社區七旬老人陳大爺在市紅十字會辦理了遺體捐獻志愿登記,老人的想法很簡單也很偉大,他跟家人多次商量遺體捐獻的事,最終成為登記志愿者,就是為了給社會最后的貢獻。

      志愿者成功捐獻存在諸多變數

      2009實現第一例遺體捐獻,但是直到2013年,遺體捐獻累積5例,到2016年才有了較大的突破,當年共接收5位意外事故逝世志愿者捐獻器官,接受志愿者捐獻遺體6例,器官、遺體年度捐獻的數量和增量均創歷史最高紀錄。目前,港城登記在冊的遺體捐獻志愿者有135人,器官捐獻志愿者9436人,這個數字不算多,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登記過的志愿者都能在最后實現真正的捐獻。因為從申請登記到最終實現捐獻,其間存在很多變數。

      在市紅十字會,筆者翻看了市志愿捐獻遺體申請書,在這份表格里,除了申請人填寫相應的基本情況,還需要申請人直系親屬的簽名。“表格發出很多,真正能再反饋給我們的不多。”市紅十字會賑濟部副主任劉慶表示。雖然申請的流程不復雜,但是直系親屬都同意是一個比較難過的坎兒。在“直系親屬情況”這一欄中,捐獻者需要爭取到自己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多方面的“同意”,最終才得以完成自己捐獻申請表的填寫,只要有一個親屬不允許,捐獻志愿者都無法實現其捐獻的愿望。

      在遺體捐獻登記志愿者中,有年邁的夫妻,有母子,有年輕的學生,每一個決定捐獻遺體的志愿者,在下決定之初,必然有著許多的想法,他們滿懷激動,甚至是沖動,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家人、鄰居的勸說,都有可能讓捐獻志愿者改變初衷。在劉慶看來,子女的反對她是十分理解的,越是親屬多的,意見必然更加不好統一。家庭成員幾乎通過,僅有一位不同意簽名的情況,他們也見過。

      而器官捐獻對于志愿者要求相對更高,老年人、患有一些身體疾病的人都無法實現捐獻,目前成功實現捐獻的志愿者主要是一些意外事故患者。可喜的是,近年來加入器官捐獻志愿者隊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目前登記在冊的志愿者中,30歲以下的年輕群體更是占比達到57%。

      愛的傳遞需要更多支持

      劉慶介紹,這些年在遺體器官捐獻宣傳上,各級紅十字會、志愿服務組織都在積極推動和宣傳人體器官捐獻相關法律法規,以不同形式開展各種主題活動,發放宣傳資料、與群眾進行現場解答,通過各渠道宣傳,使人們對遺體器官捐獻有了新的認識,越來越多的潛在捐獻者參與其中,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支持這項事業。但是器官移植存在的巨大缺口以及醫學教育和研究中人體解剖學標本過于緊張也是不爭的事實。

      “器官移植是器官衰竭終末期患者的一大生存希望,但中國器官移植仍存在需求和供應失衡的困境。目前,中國每年約有30萬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僅有1萬多人能有機會獲得器官移植,供需比例為1∶30。”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國,但器官移植仍然供不應求,加上患者數量龐大,器官嚴重短缺的問題一直存在。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落戶港城后,學校在2014年11月成立了紅十字遺體接收站,在市紅十字會和學校的緊密配合和溝通下,遺體捐獻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雖然一些志愿者敢于打破習俗捐獻遺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本市醫學教育和研究中人體解剖學標本過于緊張的狀況,但遺體捐獻數量缺口仍很大。

      “醫科大學是培養醫生和醫學科研人才的地方,而解剖課是教學中最重要的課程,離不開遺體捐獻者的支持,對社會而言,遺體捐獻對社會醫療衛生事業有著極大的貢獻。”康達學院遺體捐贈中心老師介紹。醫學界把遺體捐贈者尊稱為“大體老師”,每年都需要大量“大體老師”用于教學,理想情況下,三到四名學生共用一例供體,但實際情況遠遠達不到,目前遺體接收站只有30多個“大體老師”。雖然近年來加入遺體捐贈的志愿者在增多,但對于教學需求來說,缺口還很大,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也呼吁更多市民加入遺體捐獻隊伍中來。(袁春梅 曲波)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av日韩av无码|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