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9月16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在北京市首鋼園開啟。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104家單位、360個展項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我國一些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以互動體驗形式讓觀眾真切感受中國科技力量,為公眾帶來了一場別具特色的科普盛宴。(9月18日人民日報)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工作,站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對新時代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面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構建社會化科普發展新格局,引領科普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建設科技強國夯實根基。
發展科普事業,厚植創新沃土。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創新是動力源;只有創新才能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必須依靠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而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全國科普日舉辦20年來,累計舉辦40余萬場次活動,科學精神發揚光大,創新氛圍愈發濃郁,尊重創造、崇尚科學的理念深入人心。
推進全民科普,提升科學素養。科學普及是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高、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軟實力的關鍵,公民科學素質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建得高。神舟飛天、北斗組網、嫦娥探月、天問訪火……新時代十年來,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我國科技事業邁出堅實步伐,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新動能,極大地增進了人民群眾的福祉。以青少年為重點對象,更加廣泛地開展科普活動,讓大家近距離觸摸科技成果、感受創新魅力、掌握新技術應用知識和能力,可以推動公眾理解科學,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鑄強科普之翼,砥礪筑夢征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了這一點。當今中國,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前所未有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社會各界一起發力,各展所長、各盡其責,加大高質量科普產品和服務供給力度,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廣泛開展科技志愿服務,進一步發揮科普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價值,加快打造推動創新發展的“科普之翼”,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涌流,有力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