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2024江蘇省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射陽縣成功舉辦,這標志著江蘇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聯合舉辦此次盛會,不僅匯聚了全省各地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更為未來一段時期內江蘇數字鄉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是數字時代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時代特征和歷史使命。在江蘇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傳統農業的面貌。據數據顯示,去年全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到67.2%,位居全國第二,這一成就背后是江蘇對數字鄉村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持續投入。通過數字技術的賦能,農業生產實現了智能化、精準化,農業管理實現了信息化、網絡化,農民生活實現了便捷化、豐富化。
數字賦能,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智慧農業發展。加快培育智慧農業新質生產力,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在江蘇,智慧農業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例如,在鹽城海豐農場智能管理中心,4名技術人員通過5G“智慧漁業”監控平臺,就能實時監管1.2萬畝養殖塘;在南京市浦口區與農芯(南京)智慧農業研究院共建的數字大田里,智能灌溉系統和殺蟲設備讓農民坐在家里就能操作農田。這些生動案例,展示了智慧農業在江蘇的廣泛應用和顯著成效。智慧農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還促進了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農業生產實現了全過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
數字治理,以信息化驅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在江蘇,數字治理已經成為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路徑。通過構建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對鄉村事務的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務。例如,無錫市惠山區利用“隨手拍”APP鼓勵村民參與村莊治理,有效解決了田容田貌、村容村貌臟亂差等問題;南通市通州區花園村則通過搭建“花園村一體化振興平臺”,實現了對違章搭建、秸稈焚燒等行為的實時監控和預警。數字治理的推廣應用,不僅提高了鄉村治理的效率和水平,還增強了村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通過數字化手段,村民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政務信息、享受公共服務、參與社會治理,實現了從“被管理者”到“參與者”的角色轉變。這種轉變不僅有利于構建和諧的鄉村社會關系,還有助于激發鄉村社會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展望未來,江蘇數字鄉村建設將繼續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闊步前行。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以信息化驅動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同時,江蘇還將積極推動數字鄉村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融合,通過數字技術賦能農業全產業鏈、鄉村建設治理和鄉村公共服務等領域,助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易水寒)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