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暑運遇上高溫暴雨的“雙重夾擊”,南方多地車站仿佛被放入了巨大的蒸籠。
“蒸煮模式”下的堅守,高溫暴雨中的“解渴人”。在廣州南站,45.4℃的高溫下,鐵路職工們卻毅然沖進熱浪,成為為高鐵“解渴”的關鍵力量。他們手中的水管長達20米、重30多斤,每一次彎腰、拉管、插管、注水的動作,都伴隨著工裝里浸透的汗水。一天下來,彎腰數(shù)百次、走路3萬多步,從清晨6點半到深夜12點,幾乎無停歇。這些默默無聞的鐵路工作者,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他們或許不曾站在聚光燈下,但正是他們的堅守,讓旅客在酷熱與暴雨交織的旅途中,依然能享受到充足的用水,感受到旅途的舒適與清涼。這份藏在站臺和高鐵夾縫中的辛苦,是對“人民鐵路為人民”最生動的注腳,是鐵路部門在極端天氣下保障旅客出行的堅實后盾。
“流動中國”的脈動,鐵路網(wǎng)絡繪就幸福圖景。暑運期間,新線陸續(xù)開通,路網(wǎng)持續(xù)加密,讓“流動中國”的美好圖景愈發(fā)清晰。渝廈高鐵的全線貫通,緊密了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與長株潭城市群的聯(lián)系;鄭開城際鐵路的全線貫通,為鄭州都市圈的發(fā)展增添了新引擎。新建的重慶東站開門迎客、滄州站改造工程竣工、通化站轉線圓滿完成……新線新站的開通運營,不僅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更打破了資源流動的壁壘。如今,“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浪漫詩句,已從文學想象走進了現(xiàn)實生活。旅客們可以更便捷地穿梭于不同城市之間,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鐵路網(wǎng)絡的不斷完善,帶動了經(jīng)濟交流和人才交流,增強了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服務升級”的溫度,細節(jié)之處彰顯為民情懷。鐵路部門在服務品質上的不斷升級,讓暑運出行之路更有溫度。“輕裝行”業(yè)務為旅客提供“門到站”“站到門”的同城行李搬運服務,讓乘坐火車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高鐵寵物托運服務繼續(xù)執(zhí)行“人寵同出發(fā)、同到達”規(guī)則,滿足了旅客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免費的充電區(qū)、舒適的讀書吧、溫馨的服務臺,點點滴滴匯成旅途暖流;完善12306候補購票、在線選鋪等服務功能,及時推送旅行服務信息,提升了購票體驗。由此,改善的是出行體驗,更讓旅客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在暑運這場大考中,鐵路部門用實際行動證明,服務升級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是為旅客創(chuàng)造美好出行的堅定承諾。
鐵路發(fā)展引領美好出行。暑運仍在繼續(xù),鐵路部門的努力也從未停歇。面對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的挑戰(zhàn),他們迎難而上;面對旅客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他們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從優(yōu)化列車運行圖到開行各類特色旅游列車,從提升運輸保障能力到完善服務細節(jié),鐵路部門始終以旅客為中心,致力于為旅客提供更安全、優(yōu)質、美好的出行體驗。鐵路部門將繼續(xù)答好每一份“民生考卷”,讓“流動中國”的脈動更加強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次出行中都能感受到幸福與溫暖。在這場沒有終點的“考試”中,中國鐵路必將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杜斐)
?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